第126章 被嘲諷為“田舍翁”的勤儉皇帝 (第1/2頁)
陌上花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聽說吳越王錢傳瓘得了精神病,杭州城裡成了一片焦土,宮室和府庫都被燒得異常慘重,兵器鎧甲也幾乎被燒盡了,吳越一夜又重新回到瞭解放前,金陵的南唐群臣一片歡騰:“姓錢的,你小子也有今天!”
“皇上,吳越乃我大唐的世仇,天都要絕錢氏,既然天意如此,不如我們趁此千載難逢的良機發兵,一舉滅掉吳越。皇上您千萬不可有婦人之仁!”
“諸位愛卿啊,自安史之亂以來,天下戰亂已近二百年,黃巢一黨的餘孽蹂躪江淮也才區區五十年。百姓困苦,民生凋敝,天下蒼生期盼太平就如同那久旱期盼甘雨。朕德才淺薄,不求建功立業,只想著如何才能讓百姓過上太平日子。如今吳越遭受火災,我們怎麼可以做那種趁人之危、落井下石的小人?”
面對大臣們的請願,徐知誥一口回絕。他不但不趁火打劫,反而派出使節前往杭州進行慰問,送去大量物資救濟,參與到災後重建工作中。徐知誥還把吳國和吳越交戰時俘虜的吳越將士也一併放了回去,最大程度釋放和平的善意。
患難見真情,南唐的這一舉動讓剛登基的吳越皇帝錢弘佐非常感動。對於徐知誥伸出的橄欖枝,錢弘佐也要投桃報李。為了表達謝意,吳越也釋放了俘虜的吳國將士。當然,這些人回國後就會發現:吳國已經沒了,迎接他們的將是南唐的儀仗隊了。
這件事堪稱兩國之間的一段佳話。此後,南唐和吳越結束了多年的敵對狀態,長期地友好相處起來。
雖然前文中我們也講過,徐知誥對楊家手段殘忍,但他走的是一條和楊行密完全截然相反的路線,在他的字典裡,是沒有“開疆拓土”這四個字的。
自937年登基後,徐知誥沒有以興復大唐為己任,而是採取“保境安民”的基本國策,對內休兵息戈,對外與鄰里邦交關係融洽,同時和契丹也保持了良好聯絡,以牽制住中原政權對自己的威脅。
當時,中原地區戰火紛飛,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破壞,老百姓紛紛背井離鄉。面對大批的中原難民,徐知誥採取輕徭薄賦的政策,吸引難民進入南唐,不僅極大地促進了南唐的綜合國力,也加速了中國古代經濟中心由北向南的轉移,為後世宋朝統一南方後,迅速實現經濟社會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徐知誥下詔鼓勵農民開拓荒地,規定每個勞動力如果開荒達到了八十畝,國家就給予一定數額的獎勵,而且五年之內免收租稅。他還派人普查江淮民田,按照土地的肥沃貧瘠程度,分類細化制定稅賦比例,老百姓都覺得很公平,也大大鼓勵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由此,江淮一帶的荒地,很快都長滿了莊稼,蠶桑事業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南唐的社會生產逐漸復甦並迅速發展。
有一次,因為江淮連年豐收,朝中大臣都要求趁北方混亂之機北伐,恢復唐朝原來的疆土。徐知誥卻說:“我從小在軍旅中長大,經常看到因為戰亂,老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現在好不容易能使百姓安定,我也就放心了,其他的還要奢求什麼?要啥腳踏車呢!”
然而,徐知誥的“保境安民”政策引起了一些主戰派的強烈不滿,他的謀士馮延巳就是代表。
沒錯,此人正是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高度評價“開北宋一代之風氣”的“花間鼻祖”。他歷經南唐二朝,三度入相,文學造詣極高,寫出“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一願郎君千歲,二願妾身長健,三願如同樑上燕,歲歲常相見”和“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等佳句,不比南唐後主李煜遜色。
馮延巳喜歡談兵論戰,對徐知誥的做法非常不滿,他曾經譏諷領導:“田舍翁安能成大事”。翻譯成現代話,意思就是:“這個只會種地的鄉巴佬能成什麼大事!”其實,馮延巳說得也並非沒有道理,如果換成是朱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