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淮南舊事 (第1/2頁)
陌上花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這次梁晉之戰而言,準確來說,其實打了個平手。晉軍先敗後勝,勝也是慘勝,舉全國之力、傾全國之兵,最後落個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下場,損兵折將,元氣大傷。
戰爭,不僅僅只是軍事上的較量,更是國與國之間全面的對抗,廣義的戰爭在經濟、外交、人才、文化等每一個領域都在發生,古今皆是如此。
晉王李存勖與梁爭霸,不僅僅只是依仗兵強馬壯,也注重外交,前面講過先是與契丹依舊保持叔侄關係,鬥而不破,不到最後時候不會撕破臉,即是外交方面的成果。
再向前文看,朱溫篡唐時候,四鎮抗梁的故事,也屬於外交範疇,只是為了行文緊湊,一筆帶過。
且說晉王李存勖這次發兵攻梁,也曾遣使到淮南吳王、鳳翔岐王、蜀國王建三鎮,請求出兵以為策應。我們可以假設,在梁廷這段時間內政不穩的情況下,若四鎮同時起兵,則一鼓作氣滅梁的可能性極大。
但是事後來看,只有晉與梁死磕,原因無他,各有各的難處,下面我們講述一下,淮南這邊的難處。
吳即淮南,為楊行密所開創。小楊,是安徽廬州人,家族世代貧農,五歲時候父親因病去世,家裡失去了頂樑柱,更是一貧如洗,其母親帶著小楊乞討為生,吃百家飯長大,經常是餓著肚子,運氣好的話,給有錢家打打短工。
雖然飢一頓飽一頓,但小楊還是一天一天長大,且長的比常人高大,據說八尺有餘,換算成現在的尺量,也是兩米多的大漢。
原來身高,真的與生活水平關係不大,多為先天因素。
俗話說,身大力不怯,楊行密長到十二歲的時候,就能手舉百斤的重物,且是一條大長腿,跑得快,一日可走三百里路,後世的梁山好漢神行太保戴宗,大機率就是以此為原型的。
在楊行密老母親在世的時候,楊行密就靠體力乾點重活或跑腿的活,掙點辛苦錢,受盡了人世間的輕視與白眼,雖然努力生活,可還是吃了上頓沒下頓。
當時已是唐朝末年,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各地水旱災害頻發,政府不去救濟,反而繼續增加賦稅,群眾活不下去,就揭竿而起,影響最大的當屬王仙芝和黃巢率領的義軍。
在楊行密十六歲的時候,老母親終於離開了這個刻薄的人世。楊行密尋了一塊山地,將母親草草埋了,大哭一場,又在母親墳前躺了三天,就下山去了,義無反顧的投身到江淮一帶的黃巢義軍中去。從此義軍中又多了一員驍將。
881年,楊行密所在的義軍被唐官軍圍剿,雖然楊行密跑的快,但終究沒有馬快,最後被捕。領頭的軍官見他相貌奇特,於是解開他的繩索,令他穿上官軍衣裳。
跟誰都是混口飯吃,搖身一變楊行密就成了大唐的一員兵將。之後戍守朔方,不久提升為隊長,守邊期滿返回廬州,楊行密自恃有軍功,回廬州後,沒有給當地軍吏孝敬錢。
官場黑暗,軍營也是如此。軍吏見他長得怪高大,行事卻如此不敞亮,就整天挖苦奚落楊行密,楊行密雖然孔武有力,可終究沒有文化,被羞辱多次,也還不上口,遂懷恨在心。
恰朝廷又再次徵兵,軍吏收了別人好處,就將楊行密的名字再次報了上去。楊行密臨行前,軍吏假裝關心,問他還缺什麼。楊行密暗思,這一去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來,這仇就難以報了,就大聲說:只要取你的頭!當即斬下軍吏的首級,攜帶而出。
眾人看楊行密勇猛異常,就紛紛過來投奔,楊行密趁此起兵為亂,聚眾佔據廬州,自稱八營都知兵馬使。亂世,遵循叢林法則,誰的拳頭厲害、地盤就是誰的,883年,唐朝拜楊行密為廬州刺史,去圍剿黃巢殘部。
這個時候,淮南節度使、名將高駢被黃巢大將畢師鐸所攻,被圍困在揚州多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