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各棚驅馳戰 (第2/3頁)
幸運的蘇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沒到入夜,這幫河中府舉子便迫不及待地上了那邊的樓宇,去嫖宿了。
邸舍廄舍邊,剛才引路的人看著他們的背影,嘿嘿笑起來,「溫課溫課,溫到溫柔蝕骨鄉去。」接著走到了門口處,穿著深衣的韜奮棚的黃順立在那裡,給了引路人一串錢,接著拍拍對方,雙方都心領神會地笑了。
接著黃順轉身,掏出書牒來,接著舉筆,在其上「河中」一行上劃下了道墨線。
紅芍小亭內,薛瑤英的長卷之上,身著太學生服裝的人物,已慢慢增多,除去高嶽以下,已至十餘人。
接著數日下來,京城裡各道各州來的舉子,遇到的怪事越來越多:山南東道的棚,在準備向御史大夫的李涵投行卷時,因為認不得路,在坊門外詢問,結果被一個熱心人引路,至處帶著烏頭門的宅邸外,山南東道棚便在通傳後進入,遇到了主人,認為便是御史大夫李涵,都上前作揖行卷,「李涵」熱情地招待了他們,然後品鑑了半日行卷,舉子才知道主人根本不是李涵,而是都水監(唐朝五監之一,掌各地川澤、坡塘、津樑之事)李晗,投了半天的行卷,居然投給了都水監!
備受矚目的同華棚的舉子更慘,他們準備行卷時,棚中有個新加入的朋友叫解善集的,高聲對棚頭說,我偶然得到一冊行卷,裡面的詩賦妙不可言,隨後解善集便將那行卷展開,眾人一看,果然詞章錦繡文采斐然,便齊聚起來帶著這行捲去拜謁諫議大夫杜亞。
結果杜亞看了看,就對同華棚的棚頭說,「這行卷哪來的?」
同華棚的棚頭便說,這是晚生精心撰寫的。
杜亞冷笑下,接著很失望地對他說,「這是我多年前來長安城應舉所作的行卷,怎會到你手裡?」
同華棚的棚頭當即癱倒了,最後是被杜亞叫家僕扶出去的。
第二天,同華棚宣告解散,而原本被寄予很高期望的棚頭,更是在京城裡「一日成名」,再也呆不下去,羞慚欲死地離開了長安,連春闈之試都不參加了。
五架房裡,高嶽端坐在書案前,聽說這事後,對坐在對面的解善欣慰地笑笑,而後提筆,將書牒上「同華棚」給瀟灑劃去了。
很快,長安城內其他棚立刻風聲鶴唳,他們知道遇到可怕敵手了。
其他的棚也有情報網,不難知道,這幕後的黑手,正是升道坊北曲五架房的國子監韜奮棚。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