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老爺蔣萬齋坐了首席,同桌的自然都是有名有望的人物。三代聖賢之家的孔秀才用枯瘦如柴的手捋著下巴上的幾根老鼠鬍子,咬文嚼字地說,萬齋兄喜添貴子,此不僅是保和堂之大喜,也是眾鄉鄰之大喜,玉斗之大喜,這喜酒當是要喝的。
大老爺蔣萬齋身穿綢緞馬褂兒,頭戴瓜皮帽,滿面春風,頻頻抱拳對諸位賓客施禮,說道,老太爺在世時雖有功名,卻不願為官,閒居鄉裡,多得鄉鄰們抬愛,晚輩不才,託鄉鄰關愛,上天佑護,幸得犬子,不敢忘上天之恩,眾鄉鄰之德,備置水酒一謝,還望諸位不嫌素薄,開懷暢飲,開懷暢飲!
眾人紛紛舉杯呼應,一同豪飲而盡。
同樣是孔秀才提議,要人抱了大少爺來觀福,早有丫頭奔到菊花塢院裡抱了襁褓中的大少爺來,眾人看後一致讚不絕口。
孔秀才還是用手捋著老鼠鬍子誇講,天庭飽滿,地廓方圓,此乃貴人之相,將來功名怕是不在老太爺之下。
又有人恭維說,說不準在梁王董資建之上。
大老爺見說得邪乎,趕緊用手示意,說,梁王董資建是何等英雄,犬子如何敢比?將來若能擔得了保和堂這份家業,也算沒有辱沒了蔣家先人。
只有一人對眾人如此阿諛奉承頗不以為然,這人當然就是二老爺。二老爺說,屁大的孩子都知道玉斗出了梁王董資建,可誰知道董資建是怎麼死的?是給劉伯溫氣死的,你們知道不?這一寶才是開在最後的,叫絕戶。絕戶放在寶案子上說就一個人也投押著,通吃。
仍然是孔秀才搖頭晃腦地說,萬秀兄此言差矣,梁王董資建之死只是傳說而已,更何況談古論今後輩欽敬的是前人的英名功績,至於生死那卻是上天的定數了,況且傳說劉伯溫主要破的是玉斗的風水,這也是流言之語,玉斗後來不是還出了蔣翰雉蔣老太爺嗎?貢士!再考就是進士了,這是何等榮耀啊!孔秀才的敬仰之情溢於言表。
其實在場吃酒的人很少有人知道貢士是怎麼一回事,而進士這個名稱也是聽說書的講出來的,狀元探花什麼的是極為榮耀的名位,而實際意義卻說不出所以然了。
玉斗人世代都記得梁王董資建,並且對玉斗是塊風水寶地深信不疑,只有這樣的風水寶地才能出梁王,能夠封王自然不是那麼簡單。傳說明朝開國軍師劉伯溫為了破玉斗的風水,曾在玉斗正南八十里的高山上置一鐵箭,箭頭對著玉斗,玉斗自梁王之後再不出王了,這山後來就叫鐵箭山。玉斗的世代兒孫無論何姓都因為這個傳說而對劉伯溫嗤之以鼻,老蔫糗碕劉伯溫!都這麼說。
我的叔父說,老蔫糗碕劉伯溫在鐵箭山安的那支鐵箭在一片光光的大石巖上,有碗口粗,若有人拔箭頭,它就越發往岩石裡縮,人不拔它了,它就出來仍然指著玉斗。
我對叔父的話同樣信以為真,我曾不止一次嚮往,能爬上鐵箭山(鐵箭山高厄險峻,極少有人上去),去看看這枚碗口粗的具有靈性的鐵箭,但一直未能如願,如今我的叔父已經謝世,我也身在中國的最南方城市工作,八千里路雲和月,爬鐵箭山的願望越來越渺茫了。
在玉斗的後代人中流傳最廣泛的說法是劉伯溫與董梁王之間鬥法的故事。劉伯溫是半仙之體,總是渴望能修煉成真正的神仙,但這得討一個封號,除了皇帝只有稱王的人才能給這個封號,劉伯溫就想騙董梁王。一日,劉伯溫看到董梁王騎馬走過來,就爬到一枝柳樹杈上躺著睡覺,他希望董梁王驚嘆之餘會失口說一句,這不成活神仙了嗎!這樣劉伯溫就等於討封了,他就可以成仙了。但是劉伯溫算錯了,董梁王早知道是劉伯溫在那裡裝神弄鬼,到了柳樹下面卻說了一句,這不是老蔫糗碕劉伯溫嗎!這樣的封號顯然與劉伯溫的願望大相逕庭,劉伯溫從此滿臉皺紋一副衰朽之相。劉伯溫發誓報仇,算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