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甕中捉鱉秋後算賬,成都王計程車兵全城搜捕當初與之作對的禁軍將領,逮到之後格殺勿論。隨後,成都王又將自己的將領安插入禁軍,任命石超為中護軍,留在洛陽震懾大局。
當初是滿城擁護長沙王,成都王採取血腥手段搞清算,自然令全城上下陷入恐怖,洛陽公卿紛紛去鄴城向成都王謝罪,請求寬恕,侍中嵇紹等人因與長沙王走得太近,都被廢黜免為庶人。
搞清算的同時,成都王與河間王一唱一和,有條不紊實施著改朝換代的計劃。
永安元年二月乙酉,丞相成都王上書廢黜趙王所擁立的皇后羊氏,將其免為庶人,囚禁於金墉城;同時廢黜齊王所冊立的皇太子司馬覃,司馬覃繼承父親司馬遐的爵位,重新成為清河王。
三月戊申,即司馬覃被廢二十三天之後,河間王表請立成都王為皇太弟。於是惠帝下詔,稱“成都王穎溫仁惠和,克平暴亂”,立成都王為皇太弟、都督中外諸軍事,丞相如故,一如當年魏武帝故事。
又過了八天,丙辰日,惠帝下詔任命河間王為太宰、大都督、雍州牧,河間王原先的太尉一職由劉寔充任。
劉寔早在司馬昭當政時期就已經輔佐晉氏,是碩果僅存的元老,當時已經八十六歲,長沙王與成都王交戰的時候,劉寔家遭受亂軍洗劫,老頭因此回到平原老家避禍養老去了。成都王特地挖出這個老古董,目的不外乎標榜一下自己尊賢養老,劉寔當然經不起這一番折騰,當即上書推辭不就。劉寔又活了五年,直到永嘉三年(公元309年)三月,以九十一歲高齡逝世,比成都王、河間王、晉惠帝死得還晚。
二、御駕親征
成都王想當皇帝,這已經路人皆知了。
儲位既定,接下來會發生的事不外乎惠帝突然宣佈讓賢,禪讓給皇太弟成都王;或者,某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惠帝突然駕崩,皇太弟順理成章登基繼位。
惠帝暴斃這種情況顯得殘酷,不過它的可能性比“禪讓”來得高。比起“弒君篡位”,“禪讓”的難度其實更大,對繼位者的要求更高,因為它會留下一個致命的後患:禪位者即前任皇帝是一面旗幟,給所有異己分子提供動亂反覆的機會。
所以只有在根基穩固萬無一失的前提之下,繼位者才會擺出高姿態,用“禪讓”的方式來實現政權的和平更替,成都王顯然沒有強大到可以實現“禪位”的程度,他要做皇帝只有採取暴力方式。不止是成都王,晉末的亂世中沒有一方諸侯能做到唯我獨尊,這個背景決定了晉惠帝的結局不會太妙。兩年後,獨掌大權的東海王想讓當時的皇太弟豫章王司馬熾提前登基,他也沒有采取和平的“禪位”方式,晉惠帝在一夜之間暴斃,據說是被東海王毒死的。
如果要成都王弒君,大概另有一個心理障礙就是殺兄。不過長沙王一死,殺戒已開,為了帝業鞏固,成都王可不憚於再死一個兄長。
平心而論,成都王做皇帝未必是一件壞事。惠帝御宇天下已有十四年,這十四年是一場大災難,過多的血淚沖刷掉“天子”身上原本神聖耀眼的光芒,肯定有無數人將自己的遭遇歸咎於朝廷的無力、皇帝的無能,而且可以肯定,在痴皇帝治下晉王朝是沒有未來的。這時有人提出,換一個年富力強的、有能力有聲望的皇太弟來接替這個無能的痴皇帝,領導萬民走出困境,有何不可呢?
只是成都王的時機並不好。三年前他的聲譽如日中天,如果當時被立為皇嗣然後做皇帝,無疑是天下歸心,可惜那時成都王並沒有機會;現在好不容易機會來了,聲譽已大打折扣,如今的成都王是譽毀參半。
不過民意是外強中乾的東西,中國曆來都說“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話只能表達美好的願望,歷朝歷代的實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