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惠帝元康元年,從荊州、揚州劃出十個郡,另立江州)。張昌散佈謠言,說:“江淮已南都試圖反逆,如今官兵大起,要殺光江淮以南的百姓。”謠言快速傳開,整個南中國人心惶惶,許多人也跟著揭竿而起響應張昌,旬月之間,張昌新收附計程車卒就過三萬人。可能是受荊楚地區的某種巫風影響,張昌軍隊計程車兵都穿著火紅的帽子,剪下馬尾巴粘在臉上做髯須。
流民叛亂如火如荼進行,而新野王始終龜縮在樊城,除了向洛陽報急毫無作為。此時長沙王正在替李含與皇甫重排解糾紛,蜀中未平關中正亂,如今荊州也出了狀況,長沙王焦頭爛額,他對新野王的回應是:下詔命令監軍華宏出擊戡亂。實則就是寄希望荊州軍自行解決問題。
可惜華宏很令人失望的吃了敗仗,他在江夏郡北部的障山被張昌擊潰,狼狽逃回樊城。新野王嚇破了膽,連忙再次上書洛陽求救,他說:“妖賊張昌、劉尼妄稱神聖,手下兵卒數以萬計,個個絳頭毛面猶如鬼魅,其鋒銳不可當。請陛下快速調集諸軍,支援荊州。”
長沙王這才意識到問題嚴重,只恨洛陽兵力早已捉襟見肘,長沙王只好再次使出見力打力的辦法。他讓惠帝發出四道詔令:一道是命令河間王派出雍州州兵一萬、西府兵五千,由雍州刺史劉沈率領,出藍田關南下戡亂。沒想到河間王不奉詔,留兵不發。劉沈看不慣河間王擁兵自重的行徑,自己領著一萬州兵打算出關,結果剛到藍田就被河間王趕上,奪了兵權。長沙王聞訊又恨又無奈,只好妥協讓劉沈回雍州,這道詔令作廢。
第二道詔令是任命屯騎校尉劉喬為威遠將軍、豫州刺史,發豫州兵西進。劉喬是名副其實的漢宗室後裔,他年輕時參加過渡江平吳之戰,是兩朝老臣,頗有聲望。這道詔書實際是向范陽王借兵助剿,一來當時張昌已對豫州構成極大威脅,二來范陽王在豫州的根基不如河間王在關中那樣牢固,所以范陽王不敢像河間王那般跋扈,劉喬得以順利接任刺史,並且順利出兵,為平定荊州立下大功。這道詔令對於豫州局勢有非常深遠的影響,日後劉喬與范陽王反目,根源就在於此。
第三道詔令是命令前將軍趙驤帶領八千禁軍南下。
當時宗岱已經在蜀中病逝,荊州刺史空缺,第四道詔令的內容是將寧朔將軍劉弘從北方調往荊州,擔任南蠻校尉、荊州刺史,隨趙驤一共南下。這道詔令授權劉弘排程趙驤前軍、荊州州兵與南蠻校尉的府兵,長沙王此時已經覺察新野王不堪大任,因此派出劉弘全權負責荊州軍事。
就在劉弘、趙驤向荊州進發的同時,張昌積蓄了足夠的力量,向新野王展開反攻。張昌自領主力進攻襄陽郡,同時他派出兩支偏師:一支由偽都督黃林率領,人數為兩萬,向東北方向進攻豫州;另一支由偽別率(注:別率,魏晉軍銜的一種)石冰率領,順長江東下,進攻江、揚兩州。
新野王望穿秋水,結果張昌比援軍先到,當即惶恐得不知如何是好。《晉書·新野王傳》中說“張昌作亂於江夏,歆表請討之。時長沙王乂執政,與成都王穎有隙,疑歆與穎連謀,不聽歆出兵,昌眾日盛”。意思是說長沙王應當為張昌的坐大負責,他猜忌新野王與成都王有結盟的傾向,所以掣肘新野王鎮壓張昌。
此說實在匪夷所思,長沙王與成都王反目成仇是在當年八月,新野王之死則在五月;五月李含還沒有死,河間王與長沙王還沒有撕破臉,長沙王根本不可能預料到戰火會重燃,又怎麼可能提前三個月就預防新野王與成都王聯兵?而且,說長沙王不讓新野王出兵這也不符合事實,監軍華宏動用的不就是荊州兵?
按晉朝法令,諸鎮都督調動兵馬確實必須得到中央的允許,但新野王不同於普通都督,他“使持節”都督荊州諸軍事,有權便宜從事。退一步說,即使有矯詔的嫌疑,事有輕重緩急,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