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頁 (第1/2頁)
暮行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沒曾想她販賣鹽引賺的銀兩,在這會兒派上了大用場。
&ldo;有本宮打頭,那些郡王和國公縱然心底再不願意,但為了面子,也必定隨上一份。再以宋丞之一心之愛民,不用你們施壓,他也能捐個四五萬兩。而既然宋丞出了五萬,太尉府又豈有少於這個數目的道理?&rdo;
這樣算下來,別說一百萬兩。
哪怕需湊個二三百萬,也不是沒可能。
常年在戶部當差的兩位侍郎最是精明會算帳,一番合計,登時叩謝長公主,再拜告退。
待人離去後,顧欽辭將床簾重新掀起。他眼尖,立馬發現寧扶疏手裡攥著的密報,比起方才多添了幾道仄皺,儼然是五指過於用力,不慎捏出來的。
顧欽辭道:&ldo;方才在想什麼?&rdo;
寧扶疏知道,他問的是兩位侍郎最初請殿下指點迷津時,那一截漫長的沉默。
&ldo;在我猶豫要不要告訴他們這個籌錢的辦法。&rdo;寧扶疏坦誠得毫無保留,她牽過顧欽辭的手,把一沓密報全部遞給他。
顧欽辭看見信件上的文字,依舊是他看到過的那份寧氏宗親的名單。但與先前不同的是,這一回,每個名字都被硃筆劃上了一條橫線,儼然是不滿意的意思。
寧扶疏道:&ldo;開弓沒有回頭箭,橫渠,我這一步邁出去,註定是與他不死不休的結局。&rdo;
一旦長公主親信奉上銀兩,便是暗示眾臣,長公主受萬民供養,難道九五帝王的窮奢極侈就不是出自百姓身上嘛。長公主能為抵禦天災盡獻全府積蓄之力,陛下卻不肯拿出內庫一分一毫。
原本不偏不倚的中立之臣,經過此事,心中天平難免權衡傾斜。而那些視錢如命,甚至九牛一毛之人,也會將痛失愛財的原因歸咎於陛下不願大開內庫,才讓捐錢賑災的義務落在他們頭上。
至於長公主嘛,能將府邸全部存銀充入國庫,已經很不容易了。
也許在這件事之前,寧扶疏與寧常雁姐弟二人還能維持虛偽的表面和諧,可今日之後,和徹底撕破臉皮無異,非得分出個你死我活才罷休。
&ldo;其實說句難聽的……&rdo;寧扶疏苦笑一聲,&ldo;我當真不稀罕他那皇位。&rdo;
&ldo;我從來都知道,萬人之上往往意味著無人之巔,那位置,孤單得很。身邊人懼我怕我,算計我的權利,謀圖我的恩賞,少有真心。若單是如此也就罷了,更甚者,上有列祖列宗給你定的規矩,下有朝臣百官對你的約束,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都需依照禮制。&rdo;
&ldo;哪有當個隨心所欲的公主來得安逸。&rdo;
她鬆開了顧欽辭的手指,倏爾仰躺在他大腿上,捻過一縷鬆散垂在額前的烏黑長髮,漫不經心纏繞在指尖。動作悠閒,嗓音卻難掩沉重:&ldo;橫渠,有些話,說出來都怕你會笑話我。&rdo;
&ldo;其實在朝歌的三個多月,是我這一年以來,最愜意的日子。&rdo;
&ldo;哪怕我已綢繆良多,可直到前日午間小憩,我仍舊期望著皇帝能知對錯明是否,收回興修通天高塔的念頭。但凡那樣,我必定不著急動手,等他做一個明君,我縱是玩一出假死的戲碼,放棄公主身份與權勢富貴也無妨。&rdo;
顧欽辭屈指輕輕撫過她臉頰:&ldo;我明白。&rdo;
寧扶疏的心思,他都明白。
假如長公主真有奪權的野心,早在小皇帝剛登基那兩年,尚且少不更事的時候,把他養成提線傀儡,直接挾天子以令諸侯比什麼陰謀詭計都容易。
或者像趙參堂那廝,利用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