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隊、15個殲擊機大隊和1個夜航殲擊機中隊,分別隱蔽進駐杭州筧橋、大場、寧波、嘉興等軍用機場;海軍輸送船隊裝載登陸作戰的步兵後,行駛到頭門山一線隱蔽待機;第6艦隊和戰艦大隊,分別在定海、檀頭山島附近海域集結;魚雷艇第1大隊和第31大隊在白巖山、高島附近海域完成戰鬥準備。
當天中午,“前指”又在寧波召開了戰前的最後一次黨委擴大會。會上黨委書記張愛萍建議:根據軍委去年12月21日關於“只要準備好了,確有把握時就發起攻擊”的指示,擬定於1月18日正式發起對一江山島的進攻,上午8時航空兵出擊,9時炮火準備,12時登陸艦艇起航,下午14時30分登陸作戰。這一決定立即報告總參謀部和華東軍區。
“前指”黨委成員們顯然早就憋足了勁兒等著這天。他們對張愛萍的建議,用熱烈的掌聲一致透過。會上還決定將登陸指揮所搬到頭門山島。“登指”參謀長王坤臨行前,黃朝天司令員又叫他安排通訊部門向北京直接架一條線路,中間不讓任何單位插入。
王坤問黃朝天發起戰鬥的具體時間,黃朝天告訴他:最後由北京決定。這樣吧!你等我的電報,如果我發出“東風”兩字,那就是北京已經批准了,一切按計劃進行。
然而,日曆一直翻到1月15日,連續幾個月的大風卻依然在刮,整個天空也依舊灰濛濛。許多人憂心忡忡地說:此刻是“萬事俱備,只‘怪’東風”了。
作戰計劃預定的元月18日越來越近。那一天,能有一個好天氣嗎?
毛澤東授權彭德懷下決心(1)
1955年元月16日上午,張愛萍與王德又一次聽取了“浙東前指”司令部關於敵情、氣象情況的彙報,當即決定:登陸部隊於16日黃昏由石浦向頭門山開進,17日拂曉前到達頭門山、高島進攻出發地。
同一天中午,張愛萍、王德以“前指”司令員和參謀長的名義,向位於北京的總參謀部和位於南京的華東軍區鄭重報告:
……今天氣象測量:17、18、19等日的雲量、風浪、潮汐等天候適宜海、空作戰(18日最好,19日後可能開始變壞),故我們對一江山的登陸作戰,內定於18日實施;登陸部隊於17日拂曉前到達頭門山、高島進攻出發地;我們於17日晨自現地出發,當日晚間到達頭門山“前指”……
本來,“前指”應當仍在寧波市實施指揮。但張愛萍堅持要“超前指揮”,要像步兵團長一樣親臨戰場,既能觀察到部隊的戰鬥行動,又能觀察到一江山島、大陳島的動態,所以選定頭門山島為前進指揮所。
元月17日6時,晨光熹微,東邊的天空只露出一縷淡淡的魚肚白。
張愛萍安排聶鳳智副司令員坐鎮寧波“天主教堂”內的“浙東前指”,負責與總參謀部、華東軍區保持聯絡,並指揮空軍、海軍航空兵保持控制浙東戰區的制空權,自己則和參謀長王德帶領著陸、海、空三軍的3位作戰參謀乘車由寧波登程,經奉化、臨海、海門,向設在頭門山的前線指揮所進發。
風依然在刮,然而似乎總也吹不走濃重的雲層,天空陰沉沉的。
坐在駕駛員右邊側的張愛萍,把手從開啟的車窗伸出,時而仰掌向上,時而側掌向前。王德等參謀人員看得出,司令員這是在測試風力。他們的心裡和張愛萍一樣,都是沉甸甸的:明天,那將要記入史冊的一天,風能停、天能晴嗎?
越野汽車抵近臨海縣靈江渡口時,風勢明顯減弱,有時幾乎停止。張愛萍和王德等人的心裡,頓時輕鬆了許多,必勝的信念猶如鐵板釘釘。
驀然,一個軍人出現在張愛萍面前:“報告司令員,台州軍分割槽參謀科長吳釗向您報告……”
“什麼事情?”張愛萍的心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