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賁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郭孝恪看著神情有些猶豫的度地稽,知道他心中也清楚如今大隋的情況,他此次帶兵過來,怕是也想以此向楊廣表示忠心,希望到時能以戰功獲準帶部進入內地,而不是遼西郡這個大隋設來讓他們抵禦突厥和高句麗的邊郡。郭孝恪自己並不認同楊堅的做法,不準那些胡人漢化,而是將他們置於長城,資以兵器物資,想利用他們抵禦突厥的做法根本就是一柄雙刃劍,草原是弱肉強食的地方,當崛起的新部落取代舊日的霸主後,絕不會記得先前的恩情,而是回走上南下掠奪的老路。
&ldo;不瞞弟弟說,大哥卻是想帶本部老幼進幽州定居。&rdo;度地稽看著臉上沒有絲毫看不起他們靺鞨人神情的郭孝恪,咬了咬牙說道,他知道大隋的貴人們是看不起他們這些蠻子的,可是比起草原上那種窮困苦寒,時時充滿著危險死亡的日子,他是真地希望自己的族人能夠在大隋的土地上定居下來,不用再受突厥,高句麗,或是其他大部落的侵擾。
&ldo;大哥如此想,是慄末部的福氣。&rdo;看著說出自己真心話的度地稽,郭孝恪說道,他心裡明白,如果度地稽的慄末部不能漢化,而是留在遼西郡的話,只要亂世到來,大隋的整個北方,那些胡族就會趁勢南下搶掠,而度地稽和他的族人也是一樣,而這就是所謂的天下大勢。
&ldo;大哥,若他日我能執掌遼東,必讓慄末為漢。&rdo;郭孝恪這些日子,天天看段文振留下的那些兵書戰策,裡面也有不少儒家的書籍,心中對夷夏之辯有自己的看法。
&l;教者仁也,化者禮也,教而不化,失禮而罪,化而不教,失仁而虐。&r;這是郭孝恪對胡族的看法,胡族只要願意漢化,便應當接納,而不願漢化,卻只是學習漢人的典章制度,以求入主中原,奴役漢人者,當征伐討之,就如同楊廣徵遼,實質上便是高句麗雖然學習中國的典章制度,甚至掠漢人入高句麗,看似他們也漢化了一般,但實際上他們卻是有亡中國之心,楊廣便是因為在突厥可汗處見到了高句麗的使者才有了徵遼之心。
郭孝恪心中的野心便是在這場徵遼之役裡獲取戰功,能夠留於遼東,為一方鎮守,到時候他便有了一塊立身之地,可以靜待亂世,積蓄力量,而遼東人口稀少,他不止要靠幽遼的漢人,也要拉攏那些願意漢化的胡人,才能建立起一支真正屬於自己的力量。
&ldo;若弟弟他日真為遼東之主,大哥必帶族人來投。&rdo;看著忽然在自己面前說出自己志向的郭孝恪,度地稽心中做出了決斷,他慄末部人不過萬,在靺鞨各部中雖然稱大部落,但和幽遼的漢人相比,不過是小數目罷了,他能為族人之首,也自然不是什麼愚笨之人,此番他帶兵前來,心中已經明白那些大隋的貴人是不把他放在眼裡的,但是他這個結拜的兄弟卻不是,想到那頭被郭孝恪空手打死的白虎,度地稽更加認定郭孝恪日後必定不是等閒人物,如今正是他和郭孝恪打好關係,以為日後之計的好時機。
&ldo;好,到時大哥若來,小弟必不負大哥。&rdo;看著度地稽,郭孝恪自然不會被他臉上所露出來的神情感動,他心中清楚,自己這是空手套白狼,許下的都是空話而已,而度地稽也只是因為不受楊廣重視,轉而向自己示好,總之現在兩人這口頭的約定卻是做不得數,不過只要他日後真能手握雄兵,坐鎮遼東,那麼度地稽和他的族人則絕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第四十五章 早有預謀
無數的旌旗遮天蔽日地從懷遠鎮席捲而出,從大隋各地集結而來的四十餘萬府兵在修整了三天後,終於踏上了最後的征程,而遼河以北,高句麗已經抽調國內總兵力的一半近二十萬人蝟集於遼東各城,等待著戰爭的降臨。
騎在馬上,郭孝恪的身體隨著馬匹顛簸,他看著身後一眼望不到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