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不,你來的正是時候 (第1/3頁)
行者寒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陛下身為大明天子,萬金之軀,怎能去軍營居住,此舉實在有損皇家威儀,請陛下三思。”內閣首輔溫體仁道。
溫體仁實在理解不了崇禎皇帝現在的想法,這與摸透了前任脾性的胸有成竹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有時候溫體仁覺得自己老了。
“是呀陛下,如今朝堂不穩,那群人蓄勢待發,陛下怎能離開皇宮,太過冒險了。”就連寡言少語的洪承疇都勸道。
自土木堡之變後,歷代大明皇帝便極少離開皇宮,此時君臣上下一致的想法,只有皇帝呆在皇宮裡,才能讓大明長治久安。
“朝堂上有諸位,朕放心,西山大營就在京郊,奏疏著人傳遞便可,此事朕意已決,諸位愛卿不必勸了。”崇禎皇帝擺擺手道。
去西山大營有好幾個原因,最重要一點便是崇禎打算親自參與練兵,他對京城腳下的這支新兵寄予厚望,既然想收買人心,最直接的方式便是融入他們。
誰說皇帝就必須呆在皇宮裡?連自己的疆土都未踏足,連自己計程車兵都未見過,算什麼皇帝?不就是後世被關在籠子裡的珍惜動物嗎?
他不是前任,他是大明的皇帝,更是治下一萬萬百姓的皇帝,天下之大,沒有他不能去的,誰想阻攔,先問問他的千軍萬馬同不同意。
其次是皇宮實在太過無趣,每日裡就是三點一線,除了那些大臣外,便是身邊的宦官,一個個老態龍鍾的,沒有一點陽剛之氣。
“皇爺倘若執意如此,請將老奴也帶去吧。”守候在一旁的王承恩突然跪下請求道。
他與其他閣臣想法還不一樣,他最擔心的是崇禎皇帝的安危,身為東緝事廠廠督,他自然知道那些東林黨人近來動作頻頻。
倘若皇爺在外頭出了差池,他真是萬死難以原諒自己。
“不用,朕多帶些侍衛便可,朝廷裡還需要你,你可要給朕好好查查那群東林黨。”崇禎皇帝抬手將吊友扶起來。
老朱家歷任皇帝信任宦官也不是沒有理由的,外頭那群大臣動不動就跟皇帝對著幹,還合起夥兒來矇蔽皇帝,而宦官呢,每日裡守在身邊、百依百順。
宦官的所有權力依附於皇帝,不論這宦官權力有多大,除掉他也只不過皇帝一句話的事兒,只要有識人之明,宦官實在是比朝臣好用。
就比如身前這吊友,他只是平日裡稍微對其好一點,就死心塌地的辦事兒,不得不說這也算是浸潤於封建思想太久的一點好處,在給足了錢的情況下,皇帝想收買人心實在是不難。
“陛下,按照祖制,天子出城至少……至少得帶兩……一萬人。”王承恩知道崇禎皇帝不喜歡大搞排場,所以在人數上主動減了半。
“嗯,朕會將勇衛營帶過去,僕從廚子等一個不帶,勞煩洪愛卿給朕找副像樣點的盔甲。”崇禎皇帝對兵部尚書洪承疇道。
勇衛營作為天子親軍,每個士兵的出身都有調查,在忠誠度上絕對沒得說,但只有忠誠度可不夠,崇禎皇帝就打算藉著這機會拉出去練練。
王承恩一聽崇禎皇帝一個僕從都不帶,本來還想再勸,畢竟在皇宮裡錦衣玉食的都有人照料,他擔心崇禎皇帝適應不了。
但看了看崇禎皇帝的臉色最終沒開口,畢竟有一萬兩千勇衛營做護衛想來是萬無一失的,倘若皇爺受不了那邊的苦日子,說不定過幾日就回來了。
“臣遵旨,臣容後便去幫陛下找尋。”洪承疇沉聲道。
他雖然寡言少語,但其實心裡還是挺支援的,洪承疇雖然是文官,但也是儒將,在外頭帶兵好幾年,早已沒將自己當做文官。
崇禎皇帝入駐軍營雖然看起來唐突,但其實也是一個重要的訊號,這說明陛下要開始重用武將了。
如今是亂世,陛下尚武實在是一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