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賽門·葛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偵探推理] 《夜城系列01:永夜之城》作者:[美]賽門&iddot;葛林/譯者:戚建邦【完結】
推薦序:孤獨騎士的冒險旅程/冬陽
(本文作者為推理評論家)
推理小說這個寫作型別發展之初,有幾項古典原則是不容被輕易踰越破壞的,例如必須講究合乎邏輯的推理解謎、不能運用超能力殺人、不能以非科學方式行兇及破案等等,基本上是一種講求理性與公平性的鬥智遊戲(是偵探和兇手,或讀者和作者間的競賽與對決),甚至因此訂定了所謂&ldo;推理十誡&rdo;、&ldo;推理守則二十條&rdo;等書寫原則,以維繫其核心價值。
但慢慢的,當作家關注的題材不再侷限於密室殺人、兇手消失等不可能的犯罪上頭,轉而開始找尋當下社會正發生與被關切的犯罪事件時(真實世界的犯罪者可能從來不去想自密室逃脫這種麻煩事、動腦安排精細的不在場證明、設計細膩又繁瑣的謀殺手段,只需捅一刀開一槍腳底抹油快跑就完結不是比較方便省事嗎?),偵探性格也逐漸自天縱英明的福爾摩斯-一個過去被視為犯罪諮詢者而非偵查者的貴族地位,逐步往平民的、勞力的、計件計酬也有死亡風險的私家偵探走去。如果要&ldo;把謀殺交回到有理由犯罪的人手中,而不僅僅只是提供一具屍體而已&rdo;,那麼我們可以合理的認為與要求,私家偵探就必須去挖掘犯罪的真相及理由,而不僅僅只是抓出一名(或以上)兇手出來而已,不是嗎?
自美國作家達許&iddot;漢密特(dashiell hatt)掀起推理小說的美國革命,開啟冷硬派偵探小說的新紀元之後,七、八十年來無數作家延續其精神投入耕耘,使得這一型別中誕生了無數形象各異、風采迷人的私家偵探角色。冷硬私探們必須在黑暗的街頭闖蕩,和邪惡的罪犯周旋,冒著被毒打、痛揍、下藥的生命危險,只為了達成委託人交付的任務,&ldo;為了討生活,我賣我必須賣的&rdo;。他們自有一套道德規範和行事標準,飽經世事、見慣各種齷齪下流的現實與自私的人性,因而具備堅強的意志與冷酷愛譏嘲的個性。
誠如美國冷硬派小說大師雷蒙&iddot;錢德勒(rayond 插ndler)在小說《謀殺巧藝》對私家偵探這號人物的一段文字描述:他是英雄,是一切。他必須是一個完整的人,一個普通人,然而是個不凡的人。他必須是-套句老掉牙的話-有榮譽感的人。他的榮譽感是出自直覺,出自必然,無須思考,無須言語。在他著名的《再見,吾愛》一書中,更透過其中一位迷人女性問硬漢私探:&ldo;人人都敲你的頭,掐你脖子,揍你的下巴,灌你嗎啡,但你仍舊不屈不撓,直到他們屈服為止,你為什麼這麼酷呢?&rdo;
當這麼樣一個形象深被讀者熟知的冷硬私探,離開現實來到奇幻世界時,又會呈現什麼樣的性情、能力與面貌?
本書一開始所呈現的就是傳統冷硬派偵探小說的氛圍-身材高(身兆)的金髮美女委託人、牙尖嘴利的落魄酗酒私探、位於廉價地段的破爛辦公室、標準的第一人稱敘事圪如果故事不是發生在那個詭異又迷人的異世界&ldo;夜側&rdo;,還真會讓人以為自己正在看的是一本冷硬派偵探小說。就連主角約翰&iddot;泰勒對自己的一番描述,也可發現此一型別角色自冷硬派私家偵探延續而來的精神:
我不是一個隨波逐流的人。我走我自己的路,顧好自己的命,對於榮譽有我自己的一套標準,會搞成如今這個局面並非都是我的錯。我自認是一名浪跡天涯的騎士,然而我解救的公主總在背後捅我,伴隨我的長劍總在龍皮之前破碎,我一生追求的聖杯最後終究淪為威士忌酒瓶。
自給自足的感覺對我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