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史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左到右寫在羊皮帶上。寫完一行,將木棍旋轉90度,再從左到右寫,直到寫完。最後將羊皮帶從木棍上解下展開,羊皮帶上排列的字元就是一段密碼。不用說,資訊的接受者也需要有根同等粗細的木棍。這樣,即使羊皮帶中途被截走,只要對方不知道棍子的粗細,所看到的也是一些零亂而無用的字句。
這大概就是最原始的加密技術了,我們平時說的那些“黑話”“暗語”也屬於加密,不過他們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資訊的傳送方和接收方必須知道棍子的粗細,或者必須知道黑話暗語所代表的意思,這樣才能保證雙方之間資訊的一致性,這個棍子的粗細在加密學領域有個專業的術語,叫做“金鑰”。
後來隨著加密技術的發展,人們設計出了各種各樣的加密技術,而資訊的竊取方為了獲得自己需要的資訊,就千方百計地破解金鑰,計算機的出現,大大地提高了破解金鑰的速度,曾經一度被視為永遠不可能破解的金鑰,一個接一個地人破解了。這時候,人們迫切需要一種更為安全的加密方式,它的金鑰是不可被破解的。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提出一個“量子糾纏”理論,他在描述粒子間“神秘的遠距離的活動”時,認為粒子即使相距遙遠也是相互聯結的。秦教授的量子密碼,原理就是基於此理論的。
早在上世紀二戰結束,就有人提出過量子密碼的可行性方案。用特殊的晶體把一個光子分割成一對相互糾纏的光子對,這一對相互糾纏的光子對只有兩個不同的偏振方向,分別代表計算機世界的“0”和“1”。
資訊傳送方只發射光子對中的一個光子,它透過光纖傳送到接受方,發射時,光子的偏振方向是不確定的,只有它在接受檢測的時候,它的偏振方向才能確定,與此同時,另外一個光子的偏振方向也就被確定為與之相關的偏振方向。也就是說,金鑰不是事先確定的,而是光子本身產生的,每一個光子它產生金鑰都是不確定的,只有傳送器和接收器才能知道。
當兩端的檢測器使用相同的設定引數時,傳送者和接受者就可以收到相同的偏振資訊,也就是相同的隨機數“0”或者“1”,從而實現了遠端的加密通訊。如果此時有駭客要竊聽資訊,必然要使用特殊的裝置,從光子流中的攝取其中一個光子,檢測裝置很快就能發現光子流中產生的空格,從而發現駭客的竊取行為。即使駭客確定了一個光子的金鑰,也無法知道其他光子產生的金鑰。
理論上說,這種量子密碼是不可被破解的,但是這種密碼也只是存在於理論之中,要實現它卻是很難的,有太多的難以克服的技術障礙,所以當時也就喧囂了一陣時間也就平靜下去了。
雪風不知道秦教授的量子密碼是不是也是根據這個方案設計的,但是可以肯定秦教授的量子密碼必然不是自己所破解的那個“量子密碼”。秦教授的研究領域一直都是加密通訊技術,而不是資料加密儲存技術,這兩者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雪風在老家的時候仔細研究了自己偷來的那些資料,發現秦教授的量子密碼其實是有兩套,一套是用來實現通訊的,地面與衛星之間的通訊,以及遠端計算機之間的通訊;另外一套則是用來實現本地資料的加密儲存,就是那種公佈在網上的加密資料。
資料中關於第一套量子密碼的描述很少,只有隻言片語,雪風當時急於攻擂,也就忽視了這個問題,直到後來重新分析的時候,才發現了其中的疑惑之處,再結合自己當時收集來的秦教授的資料和以往學術論文,雪風才下了這個論斷。
作為通訊安全專家的秦教授,為什麼會煞費苦心地搞出一個資料的儲存加密技術,甚至還把它付諸於程式化,這點讓雪風始終想不明白,但是可以肯定,秦教授肯定是一位程式高手,而且是頂尖的那種。至於他為什麼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