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車無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蘭橋鄉每月逢一和六趕集,來蘭橋鄉街上趕集的人員規模雖然比不上隔壁蒲關縣的荊亭鎮大集(荊亭古鎮大集自古有名,是蘭水縣東鄉和蒲關縣西鄉周邊數十里範圍內最大的一個集鎮),但也是蘭橋鄉政府所在地,是周邊十幾個村子村民們趕集交易的場所,加上蘭橋鄉政府、蘭溪中學、蘭橋供銷社、蘭橋衛生院、蘭橋郵電所和蘭橋鄉辦企業等都在一條街上,所以每逢蘭橋趕集的日子,鄉街上也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祝秀蘭早上和兒子韋勇一起出門,她挑了一擔竹編的籮筐、揹簍、笆簍、魚簍、簸箕、竹刷把、竹籃子等竹編制品,都是丈夫韋青山近三個月來閒餘時間編織出來的。這些竹編制品都是農村生產生活天天都需要用的,因為便宜耐用,很受農民的歡迎。今天正是蘭橋鄉街上趕集的日子,因此祝秀蘭便一股腦挑了來趕集賣了換錢,再買一些種子農藥地膜等農資物資回去秋種。
韋勇幫著媽媽把竹編制品挑到了鄉街上,祝秀蘭在農資門市部外面鄉街上尋了個空攤位把竹編制品擺了出來。此時尚早,還不到八點,集市上陸陸續續地來了許多似祝秀蘭一樣的來趕集擺攤售賣各種各樣的農產品和手工製品的村民,墟場裡服裝區、牲畜交易區來得早的商販也在忙著佈置攤位,各式各樣的攤販,五花八門的商品,都在做著準備工作,迎接著趕集的黃金時間段和人潮的到位。鄉村集市趕集的黃金時段一般是上午九點到十一點半,過了中午十二點基本上就沒有幾個人了。農村不比城裡,鄉村道路翻山越嶺的,趕集路遠又不好走;農民也不比市民,農活忙怕誤了農時,不可能有那些休閒時間逛街。農民們一般都是確有需要買賣的東西時才會抽出空來去趕集,到了集市上一旦賣了和買了自己需要的東西之後,便不再逗留閒逛,而是趕緊回家,因為還有一大堆農活等著他們呢。
韋勇本想陪著媽媽在集市上多待一會兒,奈何祝秀蘭怕耽誤兒子學習,催促他趕緊去學校以免遲到,韋勇只得依了。儘管已經在蘭溪中學讀書半個多學期了,但是韋勇沒來鄉街上趕集逛過一次。因為趕集的黃金時間段正是他們上課的時候,逢到趕集的日子,早晨上學時經過鄉街因為時間太早街上還沒有幾個人,等到中午下課後出來鄉街上時集市也散場了也沒幾個人了,所以蘭溪鄉趕集的盛況他還從來沒有體會過。“上午第二節課後課間廣播體操時間有半個小時,今天說什麼也得溜出去趕集,幫媽媽吆喝招呼一下買賣。”韋勇心裡暗暗嘀咕著。(第二節課是9:40下課,課間30分鐘全校學生在操場做廣播體操,第三節課10:10才上課,因此這半小時正好是趕集的黃金時段,如果不去做廣播體操,溜出來既能體驗一下蘭溪鄉趕集的盛況,又能幫媽媽招呼一下買賣,何樂而不為呢。)
胡愛竹和傅鐵牛夫婦倆今天也來蘭橋鄉街上趕集了,不過他倆沒有和女兒傅美枝同路,因為他倆是來趕集買豬仔的,牲畜交易時間一般是在上午十點多,所以沒必要來這麼早。早上忙完家務和農活後,傅鐵牛挑著一對空籮筐,夫婦倆便往蘭溪鄉集而來。
早幾天胡愛竹餵養的三頭豬出欄了,賣給了村裡收豬的販子,得了870塊錢之後把二女兒和三女兒欠的學費給交了,把借弟弟的一百塊錢也給還了,自己這兩個月的藥也給買了。留出來買豬仔和農藥化肥種子的錢後,剩下四百塊錢都存了。村裡鄰舍們好多都蓋起了紅磚樓房了,夫婦倆也想攢錢這二三年內把樓房蓋起來,免得被人瞧不起。
鄉街上人潮擁擠,熙熙攘攘,全是攤擔商販和趕集的人們,賣農產品的,賣小吃的,賣農資農具物資的,賣手工藝品的,賣服裝鞋襪的,賣雞鴨鵝豬羊牛的,賣中草藥的,修鞋修鎖補鍋碗瓢盆的,賣圖書音像製品的……各種各樣的買賣,五花八門應有盡有。當然,集市上賣藝的,乞討的,化緣的,偷扒行竊的,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