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源中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25章 為玉帛
登州府百洞山聞香教總壇
聞香教原有的總壇是設立在灤州,徐鴻儒之亂後,灤州總壇被搗毀。一些倖存的教眾開始聚集在百洞山,王可就返回後,正式把這裡確認為總壇所在地。
“李香主還沒有回來?”王可就輕輕地問道。
“回稟主子,奴才們看到李宏義帶人去招遠了,一直待在李九成大營裡,我們的人根本無法進入大營,沒法通知到他。”李宏義從遼東帶過來的心腹秦永福輕輕的答道。
“這小子不會投靠叛軍吧”
“主子,真有這個可能性。如今雖然大家都認您這個教主,可是聞香教一向是行事鬆散,大家都是相對獨立的,要不然徐鴻儒當初也不會未經上任教主同意就擅自聚義。就像咱們號召的這個號召大會,也只有遼東、遼西、河南和山東等地的原分壇首領或者親至或者派人前來,或多或少都有求於咱們。這幫人就是賤,沒有約束就都不當回事。所以咱們重新整頓內部就變得格外重要了。咱們對李宏義只要號召力,他又無兒無家眷的,實在沒有束縛啊,保不準隨時就會投敵”
秦永福說的信誓旦旦,全然忘記了他曾經也是大明生員的生份,而如今自己投靠了後金,成為奴才的奴才的奴才的腳下的一條走狗
秦永福祖籍江南,據說祖上也曾經闊過,在南宋的時候曾經有親戚當上了丞相,說起來還是名人之後,那可是大有來頭。
時隔數百年,還是有人不念西湖邊跪像,頗似乃祖。
雖說因果循壞,終是世事輪迴。
當初王可就的叔父王好賢事敗後,王可就隨著自己父親王好義東躲西藏在北直隸順天府遵化城時,秦永福就一直隨侍左右。
待到上任教主王好賢被大明朝廷正法後,王好義也因病去世,王可就把這一切的困苦都歸咎於大明朝廷,發誓與大明勢不兩立。
當年崇禎二年十一月,皇太極親自督軍攻入龍井關,與蒙古科爾沁臺吉布林格圖會於遵化城下。巡撫王元雅率領屬官據城死守,把城內所有的壯丁都拉上了城頭。王可就和秦永福都是城頭壯丁中的一員。
山海關總兵趙率教率領數千精銳騎兵突破層層阻撓連夜趕到遵化城下,以士卒疲憊要求入城歇息,王元雅以夜間敵我難分為由,既不開門,也不派人輸送飲食。皇太極趁機驅兵舉火猛攻,趙率教無奈麾軍接戰,終於寡不敵眾,戰至天明,雖然擊殺後金大兵無數,趙率教以下數千精銳騎兵全軍覆沒。城上眾人當時是親眼所見大軍覆沒的,頓時全部喪膽,後金兵轉而攻城,用了一刻鐘就攻上了城頭,遵化城被攻破。
王可就和秦永福也就是那個時候被俘虜,也就是那一刻,兩人對於大明朝廷的最後一絲敬畏丟失殆盡,反而對後金軍隊的強悍的戰鬥力震驚不已。戰後,王可就和秦永福跟隨俘虜大軍歷經千難萬苦艱難跋涉才到達遼東,被分到寧完我家為奴。寧完我後來瞭解到王可就的身份,就向皇太極請示,派遣王可就和秦永福回到登萊,重新掌控聞香教,擾亂大明,並且大肆斂財送往遼東充當軍餉。
王可就和秦永福打心眼裡最深處對後金是特別的敬畏,甚至達到了恐懼的地步。
王可就也認為李宏義沒有他們的那種心理,因此秦永福的推斷完全合理。王可就想了一下,確實沒有特別好的辦法來讓李宏義就範,便不在多想,轉而問秦永福道“咱們的船到那邊了嗎?”
秦永福點點頭“鄂多大人親自押運的,三艘運輸金銀的船安全送到鎮江堡外,主子對此很滿意,說有不吝之賞。鄂多大人目前已經回到住處。”
“好生伺候著,還有扎喀裡,這兩個人我們可得罪不起啊”王可就吩咐道。
扎喀裡和鄂多都是巴牙喇兵,是皇太極派人安排在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