禿然好像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知兵的皇帝呈報上去。
按照計劃,簡而言之大軍三路進發。
東路軍從兗州進攻青州,中路軍從司隸進攻冀州,西路軍策應中路軍看住冀州和幽州。
至於具體戰術細節,這群智謀之士深思熟慮一個多月後給足了一個讓人挑不出任何毛病的方案:a上去,硬剛。
相當的樸實無華。
兵部官員們即刻動身,前往各地,對數十個郡國的眾多軍需倉庫展開全面清查。
物資數量之巨,令人咋舌,糧食、豆類、醬類,乃至食鹽,皆超乎想象。肉類之多,亦令人驚歎。
這場戰鬥的問題從來不是如何打贏,後勤夠不夠,因為只要開打併打得到,一定會贏。
問題是如何抓,曹魏勢力還好說,胡人可就麻煩了,這些傢伙就像泥坑裡的泥鰍一樣滑溜,很容易跑路。
因此,這場戰術的關鍵是,在右路軍消滅青州一代的敵人後,大漢水師迅速北上,於徒河(後世錦州)登陸並攻佔此城,形成關門打狗之勢。
右路軍的主將,毫無疑問是魏延、副將是鄧芝,水師主將則是丁奉。
左路軍的步兵主將是馬岱,副將是王平,騎兵主將則是姜維。
而中路軍,毫無疑問,統帥是劉禪自己,他要御駕親征。
劉禪很早之前就已經計劃好了自己在這一次的戰爭中,再做一次主角。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這一戰之後,天下一統,劉禪將獲得帝國境內無可匹敵的至高無上的威望,成為大漢第三帝國的真國父。
當然,劉禪親征這件事,自然是少不得朝堂之上有大臣反對的。
“陛下貴為天子,天子御駕親征,此事非同小可。”
他們表示,皇帝御駕親征,必須滿足兩種情況,一是萬般無奈,二是萬無一失。
現在顯然不是萬般無奈,因此皇帝必須保證萬無一失才行。
然後,劉禪拿出具體資料,表明曹魏青州兵馬不過兩萬,冀州不過四萬,鮮卑胡人不過三萬,公孫淵之兵不過五萬。
他們全加起來也沒有大漢王師的一半。
魏軍是什麼水平大家有目共睹,鮮卑跟他打得有來有回,然後鮮卑兵是被漢軍爆錘的。
燕軍雖然沒有直接打過,但是他是被鮮卑爆錘的。
所以,劉禪此次出征是有十成十的把握,只要天上不降隕石,勝利是必然的。
“而且,莫非眾愛卿以為朕不知兵?”
此言一出,群臣緘默。
劉禪流露出了堅毅的自信,這是歷經多年戰火洗禮所沉澱而來的自信。
這話不是一般皇帝能說的,能說的都不是一般皇帝,不是神就是廢。
顯然,這位皇帝就不是一般人。
不算長坂坡那次,十三歲便從戎,如今三十一歲,十數年戎馬生涯,陛下常常親自統兵征戰沙場開疆擴土,戰必勝、攻必克。
所以,群臣們無法反駁,陛下是絕對知兵的。
“如今太子十三歲矣,朕留太子監國,以法令君和諸葛丞相輔政。朕意已決,諸君無需再議。”
:()三國:我劉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