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5頁)
絕對零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鵠吹牡佳菝親鈧帳頭懦鱟約旱哪芰浚�叢斐隼嗨�1960年代時英格瑪·伯格曼(Ingmar Bergman)、義大利電影大師、法國新浪潮電影的神話。
但是,那些為數不多、還有足夠力量來做高雅電影的發行商,如聯美經典的艾拉·多伊奇曼(Ira Deutchman)、湯姆·伯納德、邁克爾·巴克(Michael Barker),仍然主要做外國電影的生意,這一行業在1980年代初期頗為成功,幾乎每個大製片廠都成立了自己的“經典”分公司。美國獨立電影在很大程度上還是新鮮事物,沒有多少可以拿出來說事的觀眾。1982年,多伊奇曼離開聯美經典與阿米爾·馬林(Amir Malin)以及約翰·艾夫斯(John Ives)組建了新影公司(Cine)。“大製片廠哄抬特呂弗、費利尼(Fellini)、伯格曼等知名外國導演的電影價格,跟實際的票房價值相比完全不成比例。”他回憶道,“作為新起之秀,我們只能說:‘我們無法跟別人競爭。我們試試其他路子怎麼樣呢?’我們開始把重點放在當時剛剛起步、被稱為美國獨立電影的領域。我們可不敢說:‘這是今後要做的大買賣。’其實我們承擔不起脫離自己熟悉的領域所付出的代價。”米拉麥克斯發行部前副總裁埃蒙·鮑爾斯(Eamonn Bowles)說:“偏門電影(Specialized film)是一個少人涉足的小領域。如果一部影片賺到幾百萬美元,別人就會說:‘太了不起啦!’你要管理好資金,確保自己不會受到嚴重損失,盡全力小賺一筆。”
緒論尚未結束的故事(7)
但是,獨立電影有一個最終看來具有決定性的優勢。在錄影帶開始盛行之際,新影公司就幸運地開啟了這個領域的大門。“許多新起的錄影公司都迫不及待地想讓作品儘快上市,在他們看來有著齒輪孔的錄影帶就意味著有錢可賺。”多伊奇曼說,“不少觀眾對誰的外語片都不買賬,因為大夥都不喜歡看字幕。有些美國影片雖然劇院觀眾不多,製成錄影後還是有賺頭。”
錄影在一夜之間擠垮了外國電影市場,加上有線和歐洲公共電視臺的出現,滾滾財源助長了美國獨立電影的勃興。Vestron和RCA/Columbia Home Video、Live Entertainmen這樣的公司開始直接投資製片。這期間,由於多伊奇曼負責購片,新影公司發行了一批大獲成功的作品。喬納森·德梅(Jonathan Demme)的紀錄片《不要假正經》(Stop Making Sense)賺了550萬美元;斯波爾丁·格雷(Spalding Gray)自編自演的影片《遊向高棉》(Swimming to Cambodia)賺了100萬美元。塞萊斯的第三部影片《來自另一個星球的兄弟》(Brother from Another Planet,1986);僅花了新影公司40萬美元,總收入卻達370萬美元。
紐約人電影公司(New Yorker Films)、新線(New Line)、薩繆爾·高德溫(the Samuel Goldwyn pany)這些老牌發行公司在這場錄影潮中乘機大撈一筆,而新起的小公司也在他們的胯下覓食。聯美經典是從品位高雅、青睞創新的阿瑟·克里姆(Arthur Krim)的聯美公司起家。1978年,克里姆出來創辦奧利安電影公司(Orion Pictures)的時候,聯美經典的巴克和伯納德投靠他成立了奧利安經典公司(Orion Classics)。伯納德說:“我們的理論主張跟剛到聯美工作時的克里姆一致:一旦劇本和導演敲定,在明確了影片要遵守他們提出的預算來拍攝後,我們就靠邊站了,放手讓藝術家自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