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天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複試非常順利,所以我還想著複試結束之後本來準備立刻填坑的,結果中間忙著辦手續,準備畢業論文啥的,折騰了一六十三招。等我再開啟晉江的時候,我突然懵了——
「這本書,是我寫的嗎?」
後來為了寫一篇新文,和滕滕聊了好久好久,中途出現了很多很多特別棒的靈感,但礙於我自己的菜雞寫作水平,暫時還沒法寫出來。ps:在這裡一定要感謝滕滕!陪我折騰了超級久!
最後還是定下了《松鼠文和鯉魚青》這本書,這書不蘇不爽但有點甜,就是想聊聊文藝向的電影,簡單地講講宋書文和黎宇青這兩個人的故事。
第2章 江城碼頭(2)
周源山和別的導演不一樣,他文藝十足,他看重感覺。
宋書文剛進組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周源山就拉著劇組的所有人到楚江邊坐輪渡,為的就是培養出他想要的那些感覺。
曾經的楚江不僅催生了大半個古代江城,也為近代江城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但在越來越發達的空運和陸運背景下,楚江上的渡船卻在逐漸減少。
現在會乘坐輪渡的多半是本地老人,他們等船的時候都操著地道的江城方言聊天。宋書文不是本地人,因為簽約了影視公司才住在江城,而且在居住圈這邊接觸的都是普通話,還真是第一次進入這樣地道的語言環境中。
「這邊風景還行吧。」
周源山不知道什麼時候走到宋書文身邊,扶著渡船的欄杆和他主動聊了起來:「我是江城本地人,是聽著老人們的時代記憶和各種江城奇談長大的。」
他伸出手,指著岸上正在建設的高樓工地,指著正在聊天的老人們,指著好奇往這裡張望的孩子,說道:「這座城市有將近一千一百萬的人口,幾年前提出『江城,每天不一樣』的口號之後,到處都在拆了蓋。我在外面飄了幾年回來,最大的感觸就是屬於老一輩的記憶卻正在慢慢消失。所以我沒別的野心,就是想拍個電影,把鏡頭對準當年的那些人,將他們的故事記錄下來。」
周源山似乎聊出了感覺,轉頭把黎宇青也叫了過來,要給他們兩個一起講戲。
宋書文之前拍的網劇幾乎沒有導演講戲這個環節,本想好好聽聽周源山對這部戲的見解。結果。周源山卻說故事不重要,重要的是感覺,你們只要懂了這種感覺,自然就懂了這個故事。
黎宇青聽得神采奕奕,他大學讀的是舞蹈專業,現在還沒畢業。前幾年被周源山發掘出來後就一直給他當廣告片的男主角,雖然在表演上很有天賦,但因為沒經過系統培訓的緣故,他看重的也是感覺和天賦帶來的靈光一現。所以周源山用「感覺」來講戲,十分合他的胃口。
感覺,感覺……
眼見著他倆相談甚歡,自己卻一頭霧水的宋書文只能露出一個尷尬而不失禮貌的笑容。
宋書文還是更習慣用提前寫好角色小傳的方式來幫助自己代入人物,雖然他沒大看懂劇本,但蒐集了不少那個年代的資料。
他扮演戲中的「徐春樹」,黎宇青扮演的則是「江路」,他們都是那個年代縣文工團的職工,主要任務就是下鄉慰問演出。平日裡要排練節目,練習唱歌跳舞甚至是詩朗誦。在蒐集這些資料的時候,宋書文總是忍不住感慨這些人簡直是國內的第一批文藝青年,什麼電影、歌曲、寫作,各種藝術形式樣樣精通,而自己裝文藝青年的時候,也就是拿起手機拍個四十五度角的明媚憂傷上傳xx空間……
坐完一圈輪渡回來,宋書文還沒弄明白自己究竟有沒有找到那種感覺,周源山已經風風火火地準備開拍了。
————————————
「姨,還沒做好?」
宋書文穿著件土土的,有點洗褪色的黑運動服,斜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