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比如,有的童謠邏輯不通,有的童謠缺少內涵,有的童謠,簡直可以用無聊來形容。舉例來說:有一首《東西街》,內容是“東西街,南北走,出門看見人咬狗,拿起狗來打磚頭”。這首童謠,其實是繞口令。只是,這樣的繞口令,只有著繞口令的形式,卻沒有實質性內容。作為訓練兒童語言能力的文字作品,它對兩三歲的孩子或許有用,但是,對0—1歲的嬰兒卻意義不大。針對這則童謠,以及我所說的有些童謠“沒有意義、沒有邏輯、無聊”,林達老師提出了批評,他們說:“保印,這是非常美好的童謠啊!童心裡有一種尋求童趣的天然傾向,念著就是好玩,好玩就覺得快樂,就亂笑,打滾。那是每個人都有過的‘沒有意義、沒有邏輯’‘無聊的’快樂童年啊。長大了,我們有了內涵、邏輯,不再對無意義、無聊的事情感興趣,同時也在失去快樂,失去想象力。不要摧毀孩子的童心童趣,不要把卡夫卡扼殺在搖籃裡。”林達老師的批評是對的,我完全接受。考慮到有我這種錯誤觀念的人,可能還會有不少,所以,我將這種錯誤留在這裡,並特此註釋。
也許我的要求有些苛刻了。童謠嘛,好玩兒,聽著順耳也就行了,沒有必要非得講究邏輯,講究科學,講究內涵等。但是,如果承認嬰兒的早期教育,有著非同尋常的啟蒙作用,那麼,我們很可能就不這樣想了。
不但不這樣想,而且會對童謠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童謠必須是美的高度集合體,有著美的內容、美的形式、美的內涵、美的延展、美的時代性、美的統一性。這樣,一首童謠,就是一把鑰匙,能夠真正開啟著嬰兒的心靈世界,使他們在潛意識中,獲得無比寶貴的文化營養。
可是,放眼看去,我們的童謠能夠符合“美的高度集合體”要求的,還非常少。尤其在時代性這一點上更是缺乏,耳聽眼見的多是“老古董”級的作品。我並不是說,“老古董”級的東西不好,而是覺得,如果能夠有新鮮的、反映時代色彩的,一定會更好。然而,由於童謠的版權保護問題,很少有作家,願意在這方面下工夫。為了天天的教育起見,我想,也許自己應該動手呢!
27年8月5日晚19時25分寫
之一:關於淘舊書。對讀書人來說,讀從書店裡買的新書,固然是一種樂趣,但是,讀淘來的舊書,卻不但有讀書的樂趣,也有淘書的樂趣。所以,大多數讀書人,都有淘舊書的興趣和習慣。淘到一本舊書,真的像釣到一條大魚一樣高興。
從這個角度上說,讓孩子也喜歡上淘舊書,也是很有意義的。我們知道,培養孩子熱愛讀書的習慣,途徑自然有很多,但是效果卻未必都好,有的甚至會適得其反,不但沒有培養出孩子愛讀書的習慣,反而厭惡讀書。
從我的切身體驗和現場觀察來看,讓孩子跟著父母,一起到舊書攤上淘書,效果往往會更好:這不但會讓孩子慢慢喜歡讀書,更會珍惜書,進而,會使自己的生活充滿樂趣。要知道,淘書,有著和淘寶一樣的性質,孩子完全可以把它當成一種趣味無窮的遊戲,而這正是孩子最喜歡的方式。
當然,對淘來的舊書,在正式閱讀之前,還需要根據具體情況稍加整理。比如,修補書皮、清除黴菌和灰塵、在陽光下晾曬等。不過,做這些事情的過程也充滿著樂趣,而捧著整理好的舊書,靜靜地閱讀,那種樂趣更是新書所沒有的。誰又能說,孩子不喜歡做這樣的工作呢?
之二:關於大哭。新生兒的大哭,總是有其原因,關於這一點,我在前面曾經說過。為此,父母一定要注意觀察,不能因為煩躁,而忽略了對問題的分析。在這裡,我再講一個也許是極端的個案,由此可以知道觀察的重要性。
有位朋友說,他的孩子出院之後,總是哭鬧,而且哭鬧得特別厲害。孩子哭鬧,父母自然要抱起來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