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將近一代人的時光逝去了。1986年,有著秉筆直書光榮傳統的中國史學界,終於首先打破了這難堪的沉默。他們不唯上、不唯書,經過大量的調查考證,以極大的求實精神和政治勇氣對以往的&ldo;紅標頭檔案&rdo;提出重大修正。
在當年8月由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輯出版的《中共黨史大事年表》中,較客觀地評價了&ldo;一號號令&rdo;的歷史背景和過程,首次明確指出林彪是:&ldo;根據毛澤東關於國際形勢有可能突然惡化的估計……做出&l;關於加強戰備,防止敵人突然襲擊的指示&r;&rdo;,後經黃永勝等以&ldo;林副主席第一號號令&rdo;正式下達。
又過了8年,1994年夏,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套長達600萬字的大型編年史書‐‐《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錄》。作者強調:作為史書,必須實事求是,必須經得起歷史的檢驗。文字完全採用客觀敘事的方法,介紹了&ldo;號令&rdo;發布後我軍的活動概況,做出了&ldo;一號號令&rdo;不是陰謀活動的結論。還對由&ldo;號令&rdo;衍生出來的一些錯誤說法或傳聞(如:知識分子去幹校,老幹部的疏散等)做了澄清。同年8月27日,《人民日報》在顯著位置發表專文,充分肯定了該書作者排除幹擾、去偽存真、實事求是的精神。訊息一經發表,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小的振盪。這遲到的訊息對父親這樣一批遭受池魚之殃的號令執行者來說,更多的是勾起他們對往事苦澀的回憶,他們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退休後的日子父親過得恬淡而有規律,老倆口十分珍惜被人為分離近八年後再團聚的日子。父親每天除陪母親四處轉轉(主要是為了活動腿腳),一般上午看書,他是絨線衚衕內部書店的常客。下午要去文津街俱樂部游泳。父親的泳技不錯,下水後一種蛙式,慢慢悠悠地可以遊幾千米。
除此之外,父親也接受過幾次央視關於遼瀋、平津戰役的採訪。90年代初,八一廠拍攝電影《大決戰》,導演組找過幾次父親,父親帶她們到平津前線轉了幾天,特別去了河北薊縣孟家樓和天津楊柳青兩處四野平津戰役的前進指揮所。導演組還帶飾林彪、羅榮桓、劉亞樓等的特型演員到家中座談,讓父親為他們介紹幾位首長的工作和生活習性。
不是一件事情打破了往日的平靜,他可能就此走到終老。1995年中央軍委組織全軍編寫一、二、三、四野戰軍史。&ldo;四野&rdo;編寫組組長韓先楚、副組長蘇靜誠邀父親參加。理由是:父親長期在&ldo;四野&rdo;總部工作,情況熟;1956年在廣州軍區時就來北京參加過羅帥組織的&ldo;四野&rdo;戰史編寫,有基礎。但同一組原東北局的一些領導人卻頗有微詞,要將他排除在外。韓先楚、蘇靜頂住壓力,據理力爭,為此還找了上面,將父親作為顧問留在了寫作班子裡。
以後父親又多了一個新的生活內容,儘管不需每天上班,他卻非常投入。但&ldo;四野&rdo;史寫作不順利,焦點是對東北局前九個月工作的評價。隨著韓先楚、蘇靜的退出和病逝,父親感到深深的壓力。儘管家人多次勸他,都被打入另冊了何必那麼認真。他還是給軍委江澤民主席,張萬年、遲浩田副主席寫信陳述自己的意見。
2002年6月22日,父親因胰腺癌在北京去世,享年80 歲。父親的追悼會上,總參作戰部的同志為父親送來一副對聯,上聯:戎馬一生認認真真,下聯:駕鶴西去清清白白,橫批:無怨無愧。我想,這副對聯客觀地評價了父親的一生。
在父親去世後的2006年10月13日,《北京日報》發表署名佚名的文章《如何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