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局中 (第1/2頁)
森蘿永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司巫如此一說,諸多公族貴族也都不知道該如何說好了。
他此言語,自然是將雨雲甘霖之功,強加到了自己的頭上。
在場眾人也不是傻子。對大司巫的話,也只是將信將疑。畢竟大司巫之前還說過,唯有人祭,方能緩解災厄,現在就改了。
可是,大司巫畢竟位高權重,在此之前也做過很多功課。將禺夏數千年間但凡災荒祭祀的例子一一拿出來比對,最後巧妙地將功勞都放在了這次人祭籌備的頭上。
現如今,叛亂已被鎮壓的差不多。只有少數流匪。大司巫言談之中,甚至將之前的災難聯絡到鎮壓叛亂之上,說的有模有樣。
最後,見公族眾人還在疑慮。大司巫也看出了他們的真實顧慮。
公族真正顧慮的,現如今比起權利地位,可能反而是自己的子女。
雖說,帝王將相家中,常發生因權相殺的事情。但是也未必盡皆如此,哪有真的能看淡了感情的?
而且禺夏雖然也以男人為左,但女子的地位也是不低。
少司巫和諸多女巫師存在,便是個例子。在禺夏,女官亦是不少。
女子地位不低,以至於婚姻制度的主流是一夫一妻制。雖然,也是多種形式並存,但大多王公貴族都只有一個妻子,還沒有出現“妾”的概念。甚至,妻子的地位也很高。
這是禺夏延續夏朝而來的制度。當然了,不少男人私下裡也有不少情人,但還遠遠未達到公開稱呼的地步。
因此,公族的子女不多,往往一家只有兩三個。也更加珍惜疼愛。
大司巫明白這點以後,便說道:“諸位,此次祭祀,與以往人祭不同。送祭者乃是侍奉於神靈左右,因此只需將祭品置於龍舟之內,送入大海之上。屆時龍神自會顯靈,接他等去入神殿。”
此話,讓諸多公族放心了許多。
他們最擔心的,就是人祭會採取以往對俘虜的人祭。將祭品與三牲六畜共處之,或刨心烹煮,各自有之。
但大司巫既然能提出將祭品送入西北海,甚至當日龍神還會顯靈,那麼此事可信度便也大大增加了。
順帶一提,夏商周三朝。夏朝君主皆為“夏后氏”。
例如大禹之子夏啟,便被稱作後啟或夏後啟。禺夏繼承了許多夏朝的稱謂,雖實質不像,但也有幾分形似。
而這夏后氏,也在其一。
“後”的意思,是后土,也就是大地。禺夏統領大地,崇信神靈。因此君主自稱為“後”,祭神拜天,信仰帝君。
而龍神帝君的“帝”字,其實就是神的意思。即天帝、上帝。
夏桀暴虐,商湯反之。假借神名,自稱神君。而商朝的君主身為他的子孫,死後也都可封神,因此商朝的君主生前為王,死後都稱為“帝”。
而周朝之所以稱“天子”,則是因為,文王、武王不敢僭越。雖然那個時候紂王失了氣數,但畢竟仍然是“神”。如果直接討伐,必定不得民心。
《易傳》有言: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
文王和武王,乃是“奉天”來歸正紂王的,而這個“天”,其實便是商朝之祖。文王和武王自稱“天子”,意思也是幫商祖收拾不肖子孫。
因為這三朝的關係,所以祭神所祭拜的也各自不同。
夏朝是真的在祭天。如今禺夏乃是夏朝當年的分支之一,便是誠心祭祀“挽天傾”的龍神,並尊奉其為“帝君”。
商朝祭天,其實可能更多的成分是祭祖。而周朝,則將“天”和“祖”合而為一。
故而,若論祭祀的單純度,禺夏是很單純的。而且大部分也信任龍神。大司巫如此一說,眾人便也好歹都接受了。
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