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做正確的事 (第1/3頁)
試探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齊老師的名單中,陸佰屬於“特別類”。
李萌特意把陸佰交待給齊老師,而且陸佰的特別給他留下很深的印象。
他不像那些幡然悔悟的學生,上課雙眼瞪得像燈籠,下課纏著老師問題,也不像無視高考,上課睡覺,下課精神。
齊老師站住,俯視陸佰。
紙上的物理知識點羅列得井井有條。
‘重力’
‘概念:地球一切物體受地球吸引作用,重力由地球吸引產生。(吸引作用,應該是萬有引力,具體等後面章節再返回來看,標記!)’
‘重力的大小:g=g;方向:豎直向下。’
在“豎直向下”的四個字下,陸佰重重劃了線:‘豎直而非垂直’
‘重心:物體各部分所受重力等效集中於一點,即重心——此人為定義也。’
‘質量均勻者,重心在幾何中心上。’
往後,是彈力,一樣的格式,陸佰默寫彈力的概念、彈力產生的條件、方向等等。
再往後,是胡克定律、滑動摩擦力、靜摩擦力等等。
陸佰寫得密密麻麻,背這些東西是很枯燥的,說明他的確下了功夫。
然而
齊老師嘆了口氣。比如,陸佰在重力的概念旁寫下的‘萬有引力’云云,這足見陸佰基礎之差。
物理老師在講萬有引力一節的時候,必然會聯絡重力,陸佰上高一的時候只要稍稍聽課就不會不知道,重力只是地球與物體之間產生的萬有引力的分力,萬有引力的另一個分力,則是自轉產生的向心力,所以除了赤道上,重力並不指向地心。
只是,在正常題目裡,都近似看做指向地心。
有些事情為什麼不問問老師呢?
重力的概念細說下去,要聯絡萬有引力和向心力,憑他自己閉門造車,要猴年馬月才能理解。
齊老師輕敲陸佰的桌子。
陸佰停下筆。
齊老師俯身,壓低聲音問道:“力學第一章看完了?”
“是的。”
“我問你,重心一定在物體上?”
“不,比如易拉罐。”
“動摩擦力一定是阻力嗎?”
“不是。”陸佰立即回答:“比如在滑動帶上”
“好的。”齊老師點點頭,他明白意思。
然後,齊老師拿過筆,在陸佰的草稿紙上畫了一個半圓,一塊細長直的木條搭在圓上,一大半在圓裡,一小半在圓外。
“你做一下它們的彈力。”
“這”陸佰端詳了一下。
在《高物基》的彈力一節,列了七種常見的彈力方向。
第一種,彈簧兩端的彈力方向,與彈簧中心軸線相重合,指向彈簧回覆原裝的方向。
第二種,輕繩對物體的彈力方向
陸佰回憶起來。
這個題,應屬於點與面接觸的彈力,具體是
思考著,陸佰忽然走了神,想別的事情了——以後仍需多加默寫,否則只是背過了,回想起來卻很慢。
“好的。”齊老師見陸佰只是看,以為他不知怎麼下筆。
透過依次遞進的三個問題,差不多掂量出陸佰的水平了。
基礎的確差,過去兩年大概沒怎麼學。
知道自己基礎差,所以在這方面非常用功。
不只是死板的背誦,對於概念背後的意義,他也做一定程度的探究。
但是,陸佰如同一個小白,沒有人指導,自學如盲人摸象一般,很多努力都做了無用功。
對於如何教導陸佰學習,齊老師有了大體的輪廓——他承諾讓放任陸佰自學,但身為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