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第2/3頁)
舞馬長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你看這八個大字,可謂是字義頗深,的確是耐人尋味啊!一時之間,我可不敢虛妄胡扯,胡說八道了。就連那印章都是頗為講究,你說是不是啊?&rdo;
我一聽,差點兒被他給氣樂了。說了一堆的廢話不是等於沒說嘛,沒辦法,我也只能硬著頭皮點評道:&ldo;這枚方印雖然是陰刀刻法,但是這刀法,穩重靈動,分間布白,典雅秀逸,天上人間,也僅此一物,稱得上為堂上之珍,只是我這人極不擅長文房舞墨,所以也就不敢亡口拔舌了。&rdo;
說這些話,我的腿肚子都轉筋,硬著頭皮開始白話,反正我覺得這印章別管你刻得好還是刻得壞,天下間一模一樣的印章是肯定不會有的,我這麼說誰也挑不出來毛病。沒有真才實學,就得說些模稜兩可的話了。
董三爺在旁邊一直很認真地在聽我倆說話,竟然不住地點了點頭。我心裡一陣苦笑,連我都不知道自己在胡謅些什麼,難不成這董三爺竟然聽懂了?這天下之大,還真是無奇不有啊!
董三爺等我們說完後,笑著告訴我們,這個是他家祖傳下來的,能保留到今天,也實屬不易。
說到這兒,董三爺露出了一絲苦笑:&ldo;你們也知道,我爺爺那一輩兒戰火紛飛、兵荒馬亂的。很多東西都隨著那段歲月悄然而逝了。這件東西要不是當時fèng在我父親的衣服裡,恐怕也早就灰飛煙滅了。&rdo;
說著說著,董三爺眼睛盯著這塊羊皮紙一動不動了。目光深邃,表情凝重,不知道在想些什麼。過了好半天,才回過神來,沖我們歉意地笑了笑,自嘲自己是上了歲數的人了,說著說著就走神了,自己又搖了搖頭,指著這張羊皮紙接著說,他最初見到這件東西時也是驚詫萬分,有些不敢相信。後來他特意找了一些歷史上的印文拓片對照了一番,這才發現,這枚刻有&ldo;受命於天,既壽永昌&rdo;的圖章印文竟然與歷史上的拓片完全吻合。
原來印文竟然是&ldo;受命於天,既壽永昌&rdo;,我這才恍然大悟,心裡剛默唸了一遍,猛然間我意識到有些不對,差點就失聲叫了出來。這兩句話不正是&ldo;傳國玉璽&rdo;的印文嘛!關於&ldo;傳國玉璽&rdo;,我在電影和小說裡不止一次地聽說過,這寶貝的價值根本就無法估量,是名副其實的無價之寶。
據說是秦始皇用當年的&ldo;和氏璧&rdo;製作而成,尊之為&ldo;天子璽&rdo;。大小方圓四寸,龍魚鳳鳥鈕,正面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書寫的&ldo;受命於天,既壽永昌&rdo;八字,歷來都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的信物。想到這八個字寫成篆書竟然是這個樣子,我仔細地又看了看,還是覺得有點長得不像。
關於傳國玉璽,自秦代以後,歷朝歷代的皇帝都以得到此璽為符應,將其奉若奇珍。得到這枚傳國玉璽就象徵其&ldo;受命於天&rdo;,是天命所歸;而失之則表現其&ldo;氣數已盡&rdo;,大勢已去。所以,歷來坐皇位卻沒有這枚玉璽的皇帝,都被譏笑為&ldo;白版皇帝&rdo;,被人所恥笑。
正是因為這樣,為了這枚玉璽的最終所屬,戰爭幾乎沒有停止過,而這枚傳國玉璽自然也是屢易其主,輾轉流傳二千餘年,據說是在末代皇帝溥儀被驅逐出宮後,這枚&ldo;傳國玉璽&rdo;也隨之不見了蹤影,至今仍無下文,徹底地銷聲匿跡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