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說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人因此發跡,而賈昌只是其中的一個特例。
鬥雞的飼養與訓練是一種專門的技藝,其中有不少有趣的門道。
要成就一隻優秀的鬥雞,首先要選擇好的雞種。
從形體上看,上品的鬥雞要骨骼堅實,身形利落,通身比例勻稱。具體到各個部位,雞頭雞冠要小一些,可以減少受傷的機率;雞胸要寬,雞腿要粗,腿的彎度也要大,這樣的雞會有驚人的爆發力;另外雙腿的間距要大一些,雞爪要枯乾細瘦,雞趾間的角度也要大,如此腳底才站得穩。
鬥雞的毛色則以青、紅、紫皂色為上品,毛色要純正,富有光澤。
同時,一隻優秀的鬥雞還要有好戰的性格,進攻時兇狠堅決、沒有半點遲疑。
唐朝有一個畫家名叫程修己,畫技高超,出神入化。程修己的朋友家裡養著幾隻鬥雞,有一次鬥雞之後,一隻雄雞勝出,程修己就提筆為它畫了一幅畫。誰知道畫剛作完,對面籠子裡被打敗的一隻鬥雞猛地撞破雞籠,衝過來對準畫中的雄雞又啄又抓,好端端的一張畫被弄了個稀巴爛。
這個故事有些玄,為的是誇讚程修己的畫技,從另一方面也能看出鬥雞身上那種好鬥的習性。
精心挑選出來的鬥雞還要經過嚴格的訓練,才能成為鬥雞場上的英雄。
每個以鬥雞為事者,在培育鬥雞時都有一些秘不示人的要訣,比如為了增強鬥雞的體力,每日要定時攆雞;平時餵食的時候將米放在比雞頭高一些的地方,鬥雞要伸長脖子、聳起胸、豎起頭才能啄食,天長日久養成豎頭高啄的好習慣;在適當的時候,要割去鬥雞的部分雞冠、剪去部分雞尾,減少搏鬥中雞冠受傷的機會,增加盤旋跳轉的靈活性。
一隻訓練有素的鬥雞在鬥到筋疲力盡之時,應該臥伏在地而不是倉皇敗逃。因為鬥雞主要用雙爪和尖嘴攻擊對方,而且一斗就是好幾個小時,碰上勢力相當的,鬥上十幾個小時也是可能的,所以在力盡的時候選擇趴在原地堅持,非常重要——趴在那裡就不算失敗,主人也不會因此輸掉金銀。要做到這一點,也必須有嚴格的訓練才行。
關於鬥雞的訓練,古人其實早有心得。這方面最有名的便是《莊子·達生篇》中紀渻子養鬥雞的故事。紀渻子透過耐心的訓練,一步一步去掉鬥雞身上的驕氣,鈍化鬥雞對外界的敏感,讓它徐步慢視,最後的結果是“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
且不論這故事當中究竟蘊含著什麼哲學意義,單就鬥雞而言,故事中所記的餵養訓練過程便對後人極有啟發——一隻訓練上乘的鬥雞應該像木頭製成的一樣,面對敵手時沉著鎮定,不動聲色。
望之若木雞,不是唱空城記,而是大巧若拙,是大勇若畏。要想達到這樣的境地,必須經過許多細緻而有針對性的訓練。
花冠芥羽鬥雞狂(4)
經過嚴格的挑選和訓練的鬥雞,若想在鬥雞場上取勝,還要作一些必要的武裝和準備,即所謂的“金距取勝於其始,芥肩取勝於其終”。
“金距”是一種特製的利刃,鬥戰之前將其套到鬥雞的爪上。
“芥肩”和“芥羽”的作用類似,一種說法認為“芥”通“介”,也就是為鬥雞穿上甲冑。這種解釋值得懷疑,身上披了鎧甲固然能保護鬥雞,但同時也影響了鬥雞的靈活性,有點兒得不償失。
另一種看法認為,“芥肩”、“芥羽”是將芥末撒到鬥雞的肩翅之間,當兩雞纏鬥的時候,只要對方的雞頭碰到身上,那些辛辣的芥粉便會刺激它的眼睛,讓它無法再戰。
類似的方法還有不少,比如在鬥雞的頭上塗一些狸貓的脂膏,利用雞對狸貓的恐懼心理,在未戰之前先把對方震懾住。
可以說,為了在鬥雞中取勝,各種各樣的明槍暗器全都派上了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