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茂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洋商將獲得工業利潤,豈不兩贏?
這在洋商看來,自然是做出了極大的讓步。但對於陳城,卻有難言之隱。他們所求的不僅是圖生存,圖利潤,更是為了救民族於危亡,振興中華。
何況,他們並不是火星人,而是來自未來的正宗中國人。
塔讀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來訪的洋商絡繹不絕,但陳城始終不肯讓步,死命堅持以下合作原則:
一、火軍與洋商合作辦廠,火軍享有控股權;
二、廠址選在中國,工人亦優先選用中國人;
三、火軍提供技術指導、樣品,洋商提供資金、機器等物質支援;
四、除工廠外,需建設學校、醫院、研究所、出版社等附屬機構,以期造福中國社會,開化中國文明。
正當大家反覆討價還價時,世界局勢又有大的變化。
1853年10月,羅斯國向土耳其宣戰,克里米亞戰爭爆發。
1854年1月,不列顛國、高盧國參戰,與土耳其結盟,向羅斯國宣戰,阻止羅斯國向小亞細亞擴張。
1854年1月,米國民主黨民主黨**史蒂芬·道格拉斯向參議院提交了《堪薩斯內布拉斯加法桉,主張奴隸制的實施不應受任何地域限制,引發堪薩斯內戰。北方輝格黨正在醞釀與其他反對奴隸制的黨派聯合組成共和黨,以加快廢除奴隸制。南北對峙加劇,內戰一觸即發。
有些洋商嗅覺敏銳,從以上事件中意識到軍火生產的巨大營利空間,加快與陳城軍洽談合作。這其中,又以米國的德崔柏最為積極,合作意向最為懇切。
德崔柏祖上是日耳曼國農民,後來移民米國,靠瓷器貿易發家。德崔柏出生於廣州,家族與廣州行商來往密切。他會說中國話,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人的遭遇抱有深切的同情。
魔都開埠後,年輕的德崔柏來到魔都尋找商機。他恥於從事洋藥貿易,把目光聚集在茶葉貿易上。
他是個合適的合作物件,家族財力雄厚,與米國商界大老關係良好。在唐約翰的居中撮合下,陳城和德崔柏很快達成了合作意願。
此人不拘小節,甚為爽快,頗有儒商風采。為了答謝唐約翰,他甚至接受唐約翰的建議,願意與米國浸信會合作,資助中國幼童留美。
除此之外,他們還吸收了高盧國、日耳曼國的商人參股,以便加快工廠建設。他們初步達成一致意見,預備將研究機構設在銅陵,其他工廠設施都建在魔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