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本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高昌使者沒想到李菁嵐身為王妃會接見他,激動的手舞足蹈。
身為高昌使者,對朝廷裡的事情略知一二。
現在大家都在傳說皇帝有廢太子之意。
廢了太子,多半會讓沛王做太子。
和沛王搞好關係,對高昌有利。
“如果王妃需要的話,明年小臣可以運幾千斤過來。”
幾千斤?
太少了!
她笑著說道:“我妹妹是個心氣大的,小小年紀就學著別人家開店鋪開作坊,如今她的店鋪和作坊紅紅火火。”
“前些日子聽說你們高昌的棉花特別好,想從你們高昌進些棉花。”
李菁嵐說起瞎話來,面不改色心不跳。
“你們高昌一年能供應多少棉花?過幾日我妹妹派管家去高昌使館,到時你們談一談。”
沛王府要從高昌進棉花?
四夷館的官員下意識的感覺不太對勁。
但李菁嵐半句沒提沛王府,而是拿陸觀魚想做生意當藉口。
沛王府和高昌做生意?
這是好事啊!
棉花在高昌又屬於便宜貨,只有運到中原朝廷這邊才值錢。
高昌使者有些激動,“高昌國願意一年送幾萬斤給沛王府。”
李菁嵐還記得,前世棉花最高賣到五十多文一斤,平時就維持在一斤棉花二十到三十文左右。
高昌每年能白送幾萬斤給沛王府,證明他們的產量不少。
同樣也證明,棉花在高昌不值錢。
等趙正義和盧升回來後,讓他們開個棉花商號,把棉花生意做起來。
每年從高昌進幾百萬石棉花,把國內的棉花價格打下去。
然後大力發展棉織作坊。
高昌的百姓種棉花賣給中原,大家互惠互利嘛。
李菁嵐問到了想要的東西,挺滿意。
接下來開始問高昌的風土人情。
就在這時,太子來到沛王府的訊息傳來。
李菁嵐皺了下眉:“去文淵閣請趙閣老和殷大學士來沛王府接待太子殿下。”衝著屏風旁的高大喜使了個眼色。
高大喜急忙走入屏風,李菁嵐與他耳語一番,讓高大喜出去了。
殷知海是沛王府的屬官,陸伯舟又喊殷知海一聲舅父。
由殷知海接待再合適不過了。
趙閣老是太子的老師,這個場合也應該在場。
沒等到殷知海和趙閣老來到。
太子已經不顧沛王府下人的阻攔,來到李菁嵐面前。
四夷館的官員剛剛告辭,正準備領著高昌國使者出去。
見到太子闖進來,一時間驚得目瞪口呆。
“王通事請留步!”眼見四夷館的官員要出去,李菁嵐急忙出聲。
告辭的太慢被強留下的王通事後悔至極。
太子和沛王府的恩怨,大家都清楚。
他只是個翻譯,不想夾在太子與沛王中間,也不敢參與這件事情。
王通事猶豫之間,太子已闖入屋中。
王通事只能示意手下把高昌使者帶出去,他留下。
太子進屋後都不看王通事,只是盯著屏風。
“沛王外出,聞聽沛王府中的一切皆由王妃做主,是以孤今日想向沛王妃要個人。”
……
韋彥院。
聽到太子為了他闖入沛王府,韋彥大驚失色,“沛王府收留我,我不能讓沛王府因為我和太子結怨。”
說著,他站起來就要出去。
剛走到院門口。
高大喜從外面進來,“韋舍人,這是去往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