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前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是,祖父!&rdo;李業詡乍聽到這話,有些意外。
在這個時代生活了一段時間,迫切地想融入其中進去,也很想知道關於皇帝李世民和朝臣們的事情,但向李靖打聽又覺得不合適,沒想到李靖主動說給他聽。
&ldo;此次出征突厥大勝歸來,皇上是非常高興,今日朝會上,皇上本欲嘉獎老夫及此次出征的將士,可是御史大夫蕭瑀卻參奏一本,彈劾老夫御軍無方,在破頡利牙帳時,縱容士兵虜掠突厥珍物,請求皇上嚴加審查,&rdo;李靖眼裡有些憤憤,&ldo;皇上知道老夫一向治軍嚴謹,麾下軍士紀律嚴明,雖然有所疑慮,但也狠狠責怪了一番。老夫雖然大覺冤枉,但作為這次出征的總帥,我無法反駁,也不願在朝堂之上與蕭瑀那老頑固頂牛,只能在皇上面前叩首認罪。搶掠財物的並不是老夫親率的麾下將士,而是…&rdo;
李靖話語停了一會,卻沒說是誰的部下。
&ldo;那皇上責罰祖父了?此次大功連賞賜都沒有了?&rdo;李業詡有些替李靖鳴不平,這該死的蕭瑀,史書上記載的好像也是很倔的傢伙吧?!
&ldo;那倒不是,皇上說,&l;隋史萬歲破達頭可汗,不賞而誅,朕不然,赦公之罪,錄公之功&r;。皇上特赦不得彈劾,還封賞了我,加授老夫為左光祿大夫,並賜絹千匹,加真食邑通前五百戶,這讓我心中更加的不安。&rdo;李靖感慨道,&ldo;如果皇上責罰了我,那我還會心安,皇上這樣待我,只是因我功勞太大,責罰我怕引起軍中武將的不滿,這不是好事情啊!&rdo;
&ldo;祖父大人您是擔心自己在軍中威望太高,怕引起皇上猜疑?功高震主,&rdo;李業詡也是一臉凝重!
李靖一驚,&ldo;翼兒你也這麼想?&rdo;
&ldo;孫兒不敢揣摸祖父心思,我只是胡亂猜測,&rdo;李業詡不敢太放肆,但知道李靖終是得善終,和李世民的相處之道成為一段佳話,當下並不太擔心,&ldo;不過孫兒覺得,皇上既然兼聽眾議,不會只聽一面之辭,定然會盤查清楚的。皇上有如此心胸,祖父大人也不必過於擔憂!&rdo;
&ldo;老夫跟隨皇上徵戰多年,累積下的戰功無數,皇上對老夫一向信任有加,&rdo;李靖感嘆道,&ldo;可是盈滿則虧啊,功勞越大,越覺得不安,伴君如伴虎,朝堂上是非爭鬥太多,老夫已經非常小心,儘量不參與各方爭鬥,只是希望得以無事,能保李府上下長久平安,以後你也要記住這一點!&rdo;
&ldo;是,孫兒記住了!&rdo;
&ldo;老夫這條命也是皇上救的,&rdo;李靖有些神傷道,&ldo;可是玄武門兵變時,當時還是秦王的皇上曾經派人請求老夫協助,但老夫卻擔心受牽連,選擇了兩不相幫,這是老夫的心病啊,還有李世績當時也是和老夫一樣!&rdo;
當初李靖覺察李淵有起兵造反的跡象,遂往江都欲告發,誰知剛到長安,李世民已率軍攻破長安,李靖被擒。李淵想要殺了李靖,李世民愛慕他的才識和膽氣,從刑場上把李靖救了下來,不久,被李世民召入幕府,充做三衛。
李業詡對玄武門事件只知道一個大概,李世民殺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然後才被立為太子,隨即登上皇位的,哪些人參與就不知道了。
按史書上寫的,李靖和李世績這兩位手握兵權的大將都拒絕參與李世民的兵變,按學理李世民定是心存芥蒂的。可事實上李靖和李世績一直都身居要職,得以重任,只能說李世民馭人有道。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講,他們也沒幫助李建成和李元吉,不然以當時秦府所掌握的兵力,李世民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