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川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秦鳴鶴在紙上寫道,“出題不由人,做題須守一”,齊雲繼續道,“題目已破,下為承題,便是,夫天下安危繫於賢才之用舍,而尤蔡於言論之通塞也”。
等得齊雲講罷此題已是一個時辰之後,散課之後,秦鳴鶴又細細的在筆記上做了標記,其中所用典故也做了出處註解,再三斟酌後,畫了押,表示此文已定。
張孫兩人好奇的看了幾眼,張偉取過一張紙看了看,讚道,“秦兄果然是好算計,若是用此法,同似題,破而易也”。
秦鳴鶴笑道,“不過是取巧的手段,我讀書不過四載,若是不在旁門左道上下些功夫,怕是不知何年何月能中”。
張偉擺擺手道,“秦兄此言差矣,道無一定體,學貴在適用,制藝一途雖有定規,可習文知義無一定之法”。
孫妙妍手裡捏著一張紙,也跟著道,“秦兄此法倒是便宜,取同意書寫而就,在幾比中用的輕巧”。
秦鳴鶴也不好再辯,言多必偽他還是知道的,取過兩人手中的宣紙道,“不過是個人緣法,你取甲,我取乙,他取丁,異途同歸而已,哪裡有你二人說的這般駭人”。
兩人俱是哈哈一笑,上午學文一個時辰,空餘時間可自由活動,只要不誤了午後的課便可。
其實今日也有很多秀才已經不來就學,國朝至中期,綱紀崩壞,眾秀才都有了自己的私業。
特別是幾試不中的,又不能做廩膳生的,若是不尋條出路,怕是能餓死。
三人提著書箱慢慢往號舍走去,秦鳴鶴奇道,“你二人不家去,跟著我作甚?”二人只笑不答,秦鳴鶴無奈也就隨他們。
到了號舍,孫妙妍道,“我記得表兄他們各有一本禮集註,原是以為從何處求來的珍本,想來是秦兄的傑作,快快取來一觀”,張偉跟著起鬨。
秦鳴鶴無奈,從高腳書架上取出一套共十冊的禮集註,“時有倉促,錯漏之處在所難免,你可勿要笑我”,預防針該打就要打。
“豈敢,豈敢”,孫妙妍抱拳笑道。
兩人伏案而作,趕緊取出筆墨紙硯,攤開書冊開始謄抄,其中註解歧義之處,兩人又有幾多爭辯,秦鳴鶴忍不住參與其中,三人據經運典爭的不亦樂乎。
三人誰也說服不了誰,於是又各自取出註解,幾番對比再辯,終是達成一致,故而有云,理不辨不明,義不論不清。
:()明朝最真實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