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面對挑戰,處理困難。一個在成長中得到充分的訓練和培養的土著人,
著人怎 樣
有
足夠的能力去面對他生活中的需要
—尋找食物、狩獵、避開危險、保護
自
己和家人。他們會利用大自然賦予的材料,不斷嘗試,當遇到失敗,他
會沮喪一會兒,然後站起來,做下一次的嘗試,因為家中的親人還在等
他把食物帶回去。孩子在家中因為肚子餓而吵鬧哭泣一一這是他唯一可
做的,直至父親或母親把食物帶回家。今天社會里,多少成年人在抱怨
鬧,而不願站起來再做嘗試 ?這種人無論是在工作生活中,還是在感情關
系中,總是抱怨對方、抱怨其他人、抱怨政府、抱怨社會,甚至抱怨命
們
待
以
吵
運、
抱怨老天,抱怨的總是別人,而自己則充滿無力感,
父母回來 ” !
這就是今天的 “等待
大白然並不仁慈。在生物世界裡,當一個種族內成年的成員
夠的生存能力時,這個種族會面臨受到白然界淘汰的危險,這是優勝劣
不具備 足
汰
定律。
第 28 頁 共 81 頁
然而今天,卻有很多父母以為最重要、為家人最應做的事就
是努力 賺
錢,把金錢留給下一代,正是這些想法使孩子在
“ 育嬰箱 ”內成長,不 能
面對風雨。但是,沒有經歷過真正成長過程的孩子,雖然有錢買食物讓
已在生理上成長和活下去,但卻無法使自己在心理上有同樣的成長
無憂,但總是活得不快樂。他們會錯誤地以為可以用錢去買到這份快樂,
結果就是 “ 富不過三代 ” !
十萬年前人類所需的能力,今天沒有多大用處。那麼,今天
自
—衣食
的人需 要
些什麼能力呢 ?我根據自己多年來的諮詢經驗總結出了
“ 健康心理 ”應具
備的 36 項能力。當一個人成年時,擁有這
36 項能力,他將可以在今天 的
人類社會中成功地做到照顧自己、保護家人,而且每天活得成功快樂。
什麼是 “健康的心理 ”?
我在 2000 年總結出由 35 項心理素質構成的健康心理的定義,
在香 港
出版的《情緒舒導學》一書中列出。 2003 年初做了輕微修 改,增加了一 項,
共 36 項如下。
這 36 項心理素質,分為 6 大類 :
1。 思想態度 — 最基本的處理生活中各種事件的態度
2。 學習提升 — 保持與時共進、乘風馭浪的能力
3。 自我管理 — 有效地照顧自己的人生
4。 人格發展 —有效地為自己進行定位
5。 情緒智慧 —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6。 人際溝通 —有效地與其他人相處
這 36 項心理素質都可以從思想和模式上呈現出來,以下就是
解說 :
1。 思想態度
扼要的
(1) 對所有的人、事、物都抱著 “ 三贏 ” 的態度 :我好、你好、世界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