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訪不如上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老鄉,說說!快說說!”
一個民夫後生在問,“山西好好的,為啥到河南當鬍子?”
民夫頭兒巴嗒了兩口餅乾,“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慢慢說。各位老總,人有人路、馬有馬路,土匪也有土匪的規矩,土匪有 “山規”也有忌諱,條條框框多著哪!比如說,你們吹唿哨就犯了忌諱!”
“啊?吹唿哨也犯規?”讓金剛大為不解,他半路出家當了土匪,對山規、忌諱並不太瞭解,而西一歐訂的規矩也不多,關鍵西一歐也是外行。
“不知道了吧?老總!”民夫頭兒面有得色,“吹唿哨一來容易暴露目標,二來唿哨是被鬍子當做鬼神召喚的聲音,在俺們年輕的時候誰要打唿哨立刻被掃地出門!”
金剛、白玉米聽的好奇,難怪格格、馬黑子這些冥王嶺的老土匪從不打唿哨,西一歐這個大外行當了一把手,把很多土匪規矩都破壞了,他小時候天天用唿哨招喚青花馬、小狗喲希養成習慣,半路出家的石頭、金剛厭惡土匪瑣規,唯西一歐之命所從,平時軍事化管制,沒有一點土匪的毛病,舉手投足都是“兵”味十足,還振振有詞曰,我們是流氓不是土匪,我們流氓要講職業道德,什麼土匪臭規矩都免了。格格愛屋及烏對此不太認真,馬黑子他們只知道規矩、但嘴笨說不出個道道來,大家想想也作罷,再者說,土匪的暗語、口令大到衣、食、住、行,小到針頭線腦,事無鉅細、全部都有暗語與之對應,能寫成厚厚的《土匪手冊》,足可以與《辭海》比美,讀書識字的記起來也要半年,費勁之極,入夥的人月月增加,當頭領的不管、下面的人更不操心。現在聽來原來有這麼多講究,總算找到懂事理的人了,不住口的問,周圍的流氓也上來探聽,這個民夫頭兒可真是老江湖,把土匪的事兒說的一清二楚。
現在世人都道湘西的土匪和東北土匪強悍,一說土匪都知道湘西的“榜爺”、東北的“座山雕”,卻不知河南土匪更為氾濫,豫西、東北、廣西、湘西成為“中國土匪四大名窩”。豫西指的是今三門峽之盧氏、陝縣、靈寶,洛陽之嵩縣、伊川、洛寧、欒川、宜陽、洛寧,平頂山之臨汝、寶豐、魯山等地,八百里伏牛山脈連綿起伏、樹木森然滋養了豫西人氣,成為亂世土匪的樂園,用老百姓的話講:山高林密好藏身,作案以後好周旋。洛陽地處豫西中心,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夏、商、周、漢、隋、唐等十五個朝代在此建都,民風剽悍,崇尚勇武,但地處中原,飽受戰亂、民生凋敝,老百姓吃不飽肚子、遇到欺壓就拉幫結夥、鋌而走險,這些在華夏文明發源地生長、薰陶的土匪表現出了高人一等的素質,組織嚴密、武裝水準極高,豫西土匪從民國初年起出了不少成名人物,如白朗、孫殿英、張治公、關金鐘、王天縱、張寡婦等。例如清末民初寶豐縣的白朗起義,1911義至1914年,歷時三年多,拉桿子時才二十多人,最終發展成三萬多號武裝,從河南打到安徽,從湖北打到陝南,縱橫千里,攻破縣城四十餘座、曾與二十萬北洋軍隊作戰,舉國震驚。豫西的土匪在歷史上不出名在於,一是他們距現在時間太遠,沒有和共產黨部隊作戰,比如說“榜爺”和“座山雕”兩個家喻戶曉的土匪在1939年時充其量算是佔山的小混混,抗戰結束後與解放軍交戰,因沾解放軍的光,作為反面教材,歷史上才有他們這一號人的名字存在;二是,他們拉桿子解決溫飽後,土匪事業做大做強,這就有了資本,改為投奔官府,轉成白道,當時在河南的軍閥多半是土匪出身,互相自報家門時往往自稱:小弟不才,乃是嵩山學院出身。“嵩山學院”即代表土匪窩的意思。這些轉成白道的土匪又不停*佔山的土匪,黑白自古不兩立,這在土匪們心中頗為不齒,本在老百姓心中就是禍害,所以沒人待見他們。如伊川巨匪張治公,精明強幹,深諳世故,生的書生模樣、長相斯文靦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