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語忍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沈遊要徹底讓方柳意識到,是她在依靠沈遊,不是沈遊在依靠她。
「方柳,我想請你看看這個」,沈遊遞了一本書過去。
方柳接過來,認真仔細的看了好一會兒,頓時臉色煞白。
那本書上記載了許多知識,關於如何急救、關於一些基礎病理。那是方柳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東西。
如果有了這個,沈游完全可以自己來上課。
沈游上輩子是個戰地記者,她每天奔波在最危險的地方,為了自己的小命著想沈遊學習過許多急救知識。甚至跑去考過急救資格證。
這本書其實是沈遊默寫出來的絕大部分急救知識,跟方柳的中醫體系完全不是同一個,但是對於方柳而言,一旦她意識到沈遊其實有別的東西可以教,自己對於沈遊並不是那麼重要,她就會迅速轉變想法。
這是狠狠打下來的大棒,逼得方柳神色慼慼。
與此同時,這本書恰好對應了中醫中的殤醫,也就是現代的外科。這正好是方柳的知識盲區。也就是說,沈遊把此書遞給她看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就是給了方柳「醫學秘方」,這顆甜棗甜得方柳極其不好意思。
兩相疊加之下,沈遊終於壓下了方柳的氣焰,讓她心甘情願的教授給學生們基礎的醫學常識和急救知識。
沈遊的教育看上去有條不紊,彷彿慢慢的走上了正軌,然而實際上,沈遊極缺任課老師,從法家、醫家到理工科人才,所有各式各樣的人才她都缺。
況且等到兩三年後,這些學生們學完了基礎的教育就得擇定自己的學習方向,那時候如果還找不到相應的老師,沈遊就只能自己摸索,磕磕絆絆的帶著這些人往前走。
其實最理想的狀態是這八個人可以自己摸索,學成之後作為專業課老師,帶領新人學習。但是要想將這八人培育成專業人才需要耗費極多的時間。
如果已經有成熟的人可以充當他們的領路人那當然是再好不過了。
沈遊也別無他法,只能夠邊等邊找。
但在此之前,她還得思考好這八人學成之後的去向是哪兒。或者說,沈遊是不可能一直虧錢養著他們的。
她必須要找到辦法,能夠讓這八人的收支平衡,甚至開始盈利。否則僅僅靠沈遊一人的力量,她養了這八人之後根本沒能力再去養下一個八人。
這個機會很快就來了。
沈遊曾經仔細觀察過,她以為來錢最快的自然是做生意。可麻煩的是,做什麼生意好。鹽、鐵這種東西沈遊勢單力孤自然不能碰,茶葉、紡織這種行業基本非常成熟,沈遊要是想要分一杯羹,自然就會觸動行業大佬們的利益。
思來想去,沈遊覺得最好入手、最不顯眼的只有隻有衣食住行中的食。
她不是沒考慮過做食物,但是一來她沒那個美食天分,二來一旦方子研發出來,沈遊必定會被專營吃喝的酒樓老闆、小攤小販們擊敗。
況且昂貴的東西大齊的上層階級基本都吃過,便宜的東西礙於保鮮難,沈遊也無法走薄利多銷這條路子。
這麼一算,沈遊發現最好折騰的居然是——油。
每家每戶都需要用到,比之惹眼的鹽來說,折騰油可謂是悶聲發大財的典範了。
當年浸出油不安全的宣傳曾經在朋友圈裡甚囂塵上,沈遊看到好幾個科普博主科普過油料知識。
油分為榨取和浸出兩種方式,古代一般使用榨取方法,但是榨取過後的油渣當中會殘留大量的油,而浸出法就可以減少油的殘留,儘可能多的獲取油。
沈遊最開始想到的就是浸出法,但是這種方法需要正己烷。沈遊要是能搞出大量正己烷來她還做什麼油啊,直接搞個大化工,工業傾銷不香嗎?
既然如此,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