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史學研究] 《縱橫十六國》作者:陳羨 【完結】
第一部分 永嘉之亂
晉武帝司馬炎儘管比起他老爹司馬昭差了許多,和他老祖父司馬懿相比更是差之遠矣,但無論如何還算是個精明之人,可是他的那位太子司馬衷卻是個地道的傻瓜。如果說東漢的滅亡很大程度上是源於桓帝、靈帝的昏庸,蜀國的覆滅則與劉禪的資質愚鈍大有關聯,那麼,司馬衷這個白痴當上晉朝皇帝之時,也就意味著離天下大亂的時間已經不遠了。
---------------
序(1)
---------------
《縱橫十六國》是我自1999年夏天開始在網上陸續寫作的一部系列作品。當時,我在浙大讀研,各類事情繁雜,因此寫作也常有間斷,到第四部完成時,已經是2001年春暖花開的季節了。從那時至今,屈指算來竟已有整整五個年頭。回想當初,自己經常是不知疲倦地趴在電腦前敲鍵盤到後半夜,直到把一章完成貼到網上,才會感到一絲滿足的睡意。不知道是該說現在人老了,還是該說那時太瘋狂,自己都難以相信自己當初的那份投入與執著。
寫這本書的起因,是因為讀《晉書》時,看了不少英雄人物的事跡,除了免不了會有的崇拜與嚮往之外,也頗有一些感慨,於是就開始在論壇上發表一篇篇內容連貫而又各自成章的短文,本來只是想評論一下這些歷史事件和人物‐‐細心的讀者也許會注意到,在本書第一部中議論的段落相對比較多。然而寫著寫著,自己逐漸深入地瞭解了這段歷史,覺得它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非常獨特的地位,而這樣一個承前啟後的重要時代,知道的人卻還寥寥。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不少,比如傳統史家受漢族正統觀唸的侷限,無法客觀完整公正地對待和研究五胡歷史,很多人都認為那是一段漢人的苦難史、恥辱史,刻意去迴避和歪曲它。近些年來,研究魏晉南北朝各類專門史的學者雖然日益增多,研究性著作已然數不勝數,面對廣大普通讀者的歷史讀物卻大多仍在討論漢唐明清等朝代的話題,這不能不說是個遺憾。倒是在網路這一新興媒介上,越來越多的人關注起這段常被遺漏的歷史,也有越來越多受到好評的相關作品出現,對於普及歷史知識起到了奇效。從一個普通讀史者的角度,而不是從一個歷史研究者的角度出發,來介紹和評論歷史,恐怕是現今這個時代新的治史方式吧。本來,歷史這個東西,就不應該只是文人學究案牘翻閱的艱深工具,還應該是老百姓茶餘飯後的通俗談資。我選擇透過史實來談論問題的方式,就是認為這樣的形式比那些無聊淺薄甚而枯燥的空談(或者爭吵)顯得更有意義。
把整本書分成四個部分來寫,是我起筆不久就已大致構想好的,到了具體實施時,每一部分的側重點甚至文筆風格就會有或多或少的差異:寫第一部的時候我的側重點還停留在一些特定的歷史事件上,著重於那場大動亂中以匈奴為首的各少數民族的表現;而在第二部中我則把注意力放在了一個自己很感興趣也很佩服的家族身上,用一半的篇幅寫了慕容家族史(另一半是後趙興亡史);我最喜歡的君主之一就是苻堅,第三部我寫了他,把他當作英雄(當然很多人不這麼認為)來寫,不過越寫越覺得快成了一部斷代史;到了第四部,自己的很多觀點也有了一些改變,雖說很想寫成拓跋氏的發家史和統一北方的程序史,但最終所表現出來的卻是大時代中各民族的興亡。如果從縱向的角度來看,第一部寫的是後趙時代,或者叫石勒時代;第二部是慕容時代,或者說是鮮卑人的崛起;第三部則是苻堅一個人的時代(王猛可以算作重要配角),或者說是前秦時代;第四部就是不折不扣的群雄時代了。書的全名叫作《縱橫十六國,煮酒話英雄》,其本意就是要討論所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