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夏志民直接點頭應下,安慰道,「你別想那麼多,這些事我去處理,劉春萍讓你吃了這麼大的虧,我不可能就這麼算了,要請村長做公證人,讓劉春萍付這個責。」
李秀琴神色淡淡的說道,「我是不想跟她再有任何往來了,反正公婆也走了,以後就當沒這個親戚吧。」
這話即便李秀琴不說,夏志民也是這個意思,這些年來,因為各種各樣的瑣事,他跟兄長夏志軍的兄弟情也快磨沒了,「娶妻娶賢」,且看劉春萍日後有什麼好造化吧。
李秀琴沒死,跟小說有了出入,小說中,李秀琴的死亡促使大舅家報警處理,夏清怕自己的出現改變劇情,忍不住出言提醒。
「媽,大舅在工地出的事,屬於工傷,工地老闆應該出面解決,除了醫藥費外還得支付其他賠償費用,大舅是受害者,不能處在被動的位置上,讓大舅媽跟表哥去派出所報案吧。」
這年代農民樸實,在外面打工受了委屈都是自己往肚子裡咽,很多時候寧願自己吃虧也不知道可以尋求法律的幫助,夏清不能眼睜睜看著老實人吃虧。
作者有話要說: 開文啦,按計劃早就該開了,但最近工作實在太忙,有幾天還特別沉迷拼多多的各種「套路」活動,今天好不容易「戒」了~
這篇文跟《八零年代掌中嬌》、《組織給我做媒》一樣屬於大院文,不過這篇的鄉村生活會比前兩篇多一些。
大家多多支援哦,熱情留評的寶寶們有小紅包回饋,愛你們,麼麼噠~
第2章
夏清說完,全家都看了過去,彷彿不認識她了一樣,大姐夏禾詫異道,「小清,你怎麼突然懂這麼多了,說話一套一套的,我都沒想到呢。」
原主十七歲,是個高中生,成績雖然不差但只侷限於縣城高中的水平,在見識上跟城裡的孩子是沒法比的,這也是夏禾上了大學後才明白的道理。
考一個大學,找一份體面的工作,不用一輩子困在農田裡是農村青年最大的夢想,而對有城市戶口的青年們來說,即便考不上大學也不愁沒有出路,比如進廠子或者做點小生意,哪怕擺個地攤也能養活自己。
夏清一個連縣城都沒出過幾次的農村姑娘,突然頭頭是道的說了工傷、賠償金、受害者這樣的專業名詞,哪怕一家之主夏志民都說不明白的話,大家覺得吃驚也是應當的。
「電視上說的啊,有問題找警察。」
夏清回的極坦然,夏家有個黑白電視機,能收到的節目不多,但最近電視臺剛好放了幾部警匪片,再說換芯這件事正常人是不會往這個方向思考的,原主作為家裡的三女兒,不像大女兒那麼得父母看中,也不像小女兒那麼受寵,性格偏內向,不大愛說話,高中住校後跟家人相處的時間就更少了,家人對她的關注原本就不多,只這兩天透過夏清的種種表現發現,不知道什麼時候,這個女兒(姊妹)竟然變得這麼聰明內秀了。
「小清提醒的對,大舅是在工地上受的傷,工地肯定是要負責的,何況大舅傷的那麼重,以後能不能好還不一定,萬一後半輩子幹不了活拿什麼生活呢,得報警才行。」
其實對付那種人,夏禾還有另外的辦法,比如去相關部門告工地違規作業,往電視臺、報社投稿等,但這些方式對夏家的人而言過於「新穎」,不如報警來的實在。
李秀琴聽大女兒也這麼說開始著急了,轉頭跟丈夫說,「志民,要不你明天去醫院一趟,大嫂和廣海他們肯定想不到報警的主意。」
李國富出事後李秀琴去醫院看過,頭上、身上綁著繃帶奄奄一息的躺在病床上,身上插了幾根管子,她當時就哭的不行,她只有這一個大哥,從小對她就好,什麼都願意讓著她,最讓她記憶猶新的是小時候大哥寧願餓著,把別人給的一個白麵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