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憶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近代史上,袁世凱一生中最為人所詬病的主要是三件事:一是戊戌政變時,袁告發了康梁等的密謀,出賣了維新同志;一是帝制自為;一是為了換取日本對帝制的支援,出賣國家權益,接受了&ldo;二十一條&rdo;。前兩者是事實,後者則不免令筆者懷疑。按照常理,沒有哪一個人會甘願把屬於自己的東西白白地送給他人,也沒有一個主權國家的領袖或元首會冒著千古罵名,甘心出賣國家的權益。況且,拆袁氏稱帝的臺,最厲害的當屬日本人。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在辛亥以後一直是鼓吹中國實行君主立憲制度最力的國家,袁如果真的與之作了交易,為何日本在它所希望的事情發生時,反而不合作了呢?而沒有日本的支援,袁氏也照樣稱帝不誤,似乎並沒有在乎日本人的態度,那麼他又有何必要&ldo;賣國&rdo;呢?凡此種種,不免使筆者想深入研究一下這段歷史。
日本為何會提出&ldo;二十一條&rdo;?它與當時的政治情勢和國際背景有何關係?這就要從日俄戰爭結束後,雙方的重新勾結說起了。如前所述,日本作為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從地緣政治出發,早就把中國東北看作其&ldo;利益線&rdo;。為此,在沙俄拒絕退出東北時,日本甚至不惜出頭同它打了一仗,付出了重大的代價和犧牲,所以它根本不滿足於僅僅是接收沙俄在南滿的權益。但它需要時間消化戰果,恢復元氣,也沒有力量與主張東北門戶開放的美國搞新的對抗,故爾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日本在東北地區保持低調。除去提出所謂&ldo;東北六案&rdo;作為未來攫取更多權益的藉口外,日本把主要力量放在了消化戰爭中攫得的果實‐‐朝鮮上。同時,為了抵制美國開放東北的要求,獨佔滿蒙的權益,日本與俄國,這對昔日的冤家對頭,竟然攜起手來,相繼簽訂了四次密約,就瓜分滿蒙乃至中國權益問題作了全面、長遠的交易。所以說,&ldo;二十一條&rdo;的提出,在日本是處心積慮,早有打算的。
1907年7月30日,日俄訂立第一次密約,&ldo;互相尊重彼此在中國之權利,劃分南北滿界限;俄承認日本在朝鮮之地位,日承認俄在外蒙之利益13。&rdo;當時國際國內的背景是:中國為防日俄瓜分,在東北建省,移民實邊,興辦實業,並力圖實行開放政策,大力引入美英資本以遏制日俄。美國陸軍部長塔夫脫訪華,中美接近,而羅斯福總統積極回應了德皇威廉二世關於德美中三國結盟,抗衡日俄的建議。
1910年7月4日,日俄訂立了第二次密約,&ldo;維持滿洲現狀,並相互協助,以增進彼此在滿洲的利益(目的在對付美國)14。&rdo;當時的國內國際背景是:中國各省諮議局和立憲派人士紛紛赴京請願,要求立刻召開國會,立憲運動進入高潮;美國提議滿洲鐵路中立,並準備投資與中國合建錦璦(錦州‐璦琿)鐵路;遭到日本和俄國的拒絕;日本於本年8月29日&ldo;合併&rdo;了朝鮮。日俄雙方有了默契之後,即各自著手實行其計劃。日本起初以全力吞食消化朝鮮,在南滿則保持低調,但極力阻止中國引進美英資本、開放東三省的計劃。俄國則將注意力集中於外蒙和新疆,1911年的武昌起義使清廷無遑外顧,被俄國看成實施其計劃的極好機會。起義爆發十幾天後(10月23日),俄國總理大臣科科弗採夫在同日本駐俄大使的談話中提醒說:&ldo;根據1907年及1910年(日俄)兩次秘密協約,日俄兩國關於分割滿洲和蒙古的問題已經預有設想。只要時機一到,兩國即可根據1907年協約中規定的分界線分割滿洲,並進一步商談如何分割蒙古的問題15。&rdo;
為此,俄、日又在1912年7月8日第三次訂立密約,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