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第2/2頁)
沈志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1961-1964年援越抗美初期;(二)1965-1969年援越抗美中期;(三)1970-1972年援越抗美後期。本文擬根據有關的檔案材料,對中蘇兩國援越抗美、雙方矛盾衝突發生、發展和變化的情況,以及越南在中蘇兩國夾縫中尋求援助的尷尬處境等問題,做一個歷史考察。
背景:毛澤東關於外患與內憂的思路
中蘇兩國在援越抗美時期矛盾鬥爭的發展,是與毛澤東對外患與內憂問題的認識,以及在此基礎上的中國對外戰略調整的過程密切聯絡在一起的。關於外患,即外部對中國國家安全的威脅問題,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美國入侵中國的估計;二是對蘇聯進攻中國的可能性的估計。關於內憂,則是從意識形態上的防修反修,發展至對中國共產黨隊伍純潔與否、無產階級專政穩固與否的關注。而毛澤東表述這種認識,以及開始思考調整中國對外戰略問題的關鍵年份,是1964年;特別在1964年6月,這是毛澤東對中國戰略防禦問題進行思考的一個轉折點。
一、毛澤東對外患的認識
其一,關於美國侵略中國問題的思考。
儘管毛澤東在60年代初提出了反帝、反修,重點是建立廣泛的反帝統一戰線的外交方針和政策,中國在輿論宣傳上也將美帝國主義當作&ldo;第一號帝國主義&rdo;,是中國和世界人民最主要的敵人,但實際上,毛澤東在分析世界政治格局時卻並不認為美國視中國為自己的首要敵人。面對美國在越南進行&ldo;特種戰爭&rdo;,中國周邊環境明顯惡化的局勢,他於1963年12月時仍然指出:英、美對社會主義國家的政策不是武力進攻,而是和平演變。[4]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