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相爺,我等多受令尊老大人的恩惠,近年來,吳相對我等也扶助頗多,下官是個直人,不會轉彎抹角。你讓我怎麼幹。我就怎麼幹,我等唯吳相馬首是瞻。”一人抗聲說道,乃新任兵部侍郎,祁文忠。他一挑頭,其他眾官紛紛附議。
吳弼面有得意。卻還是謙虛的說道:“哎,言重了。我等身為人臣,不過盡本分而已。如今除漢王未歸,其他四位皇子都在京城。皇四子皇五子年幼,僅剩恭王英王兩位。本官擔心的是,萬一有個不測,國不可一日無君,怎生是好?”
“相爺,據傳言聖上已立下遺詔,如今就在尚相手中。想必太子之位已經有人,究竟何人,值得深思。表面上看,聖上急召漢王回京,似乎漢王是熱門。但臨終之際召子嗣還朝,這是規矩,也不能就肯定要立漢王為儲。”崇政殿大學士分析道。
眾官聞言,都表示贊同,先前聖上未病之時與眾臣商議儲君人選,對英王似乎有些眷顧,就算已經有了遺詔,但也有可能是立英王為太子也說不定。
此時,一直冷眼旁觀地王歡開口發話:“各位,卑臣侍奉天子多年,深知天子英明神武,凡事機關算盡,不留半點差子。到今天為止,都沒有宣佈太子人選。如果真要立英王,何不早早定下,以安人心?據我估計,儲君之位,絕不會是英王,之所以遲遲不宣詔,是怕在漢王回京之前宣佈,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此話一出,滿座皆驚!若真如王公公所說,那英王危矣!
“這怎麼行?漢王的確是才學出眾,品德高尚,但他是,他是趙娘娘所生,如何能夠繼承大統?各位不記得唐太宗第三子,吳王李恪之事麼?”御史溫坤大聲說道。唐朝吳王李恪,與王戰情況極為相似,他的母親楊妃是隋煬帝地女兒,唐太宗雖然喜歡這個兒子的文武全才,卻終究因為他有隋朝皇室血統,沒有立為太子,最終唐高宗登基,李恪被冤殺。
王歡聽罷,看了他一眼,笑道:“各位大人有所不知,當今皇后無子,視漢王恭王如己出,自小疼愛,聖上與皇后夫妻情深,再加上太師童貫的關係,立漢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再加上他是皇長子,名正言順吶。”
是啊,立長不立幼,這是祖宗家法,幾千年來都如此。聖上若真立漢王為太子,也是合情合理地。
此時,吳弼探身向前,笑著問王歡道:“公公,您在貴妃娘娘身邊辦差,不知娘娘是什麼態度?”後宮嬪妃之中,連皇后也可以不管,但任何人都必須正視耶律貴妃的影響力,她跟隨天子多年,屢立大功,是女中豪傑,聖上倚之甚重,連軍事大事也毫不避嫌的與之商議。特別是聖上離京和病重這段時間,國事一直由耶律貴妃主持,她支援誰,這就是風向。
眾官此時都把目光投向王歡,這些人明裡是受吳弼恩惠,實際上很多是耶律南仙保薦地。在座的人,好幾個都是聖上親征吐蕃期間,由貴妃娘娘突擊提拔起來。若貴妃明確表態支援誰,他們自然是赴湯蹈火,義無所顧的追隨。
王歡一時沉默,這種話要仔細拿捏,掌握分寸,亂開黃腔可是要引火燒身的。其實他今天出宮來,就是代表耶律貴妃。
“各位大人,貴妃雖是一介女流,但其才智更勝男兒。幾十年來追隨聖上,忠貞不二,屢有大功於社稷。現在聖上病重,娘娘憂慮成疾,卻又不得不為大燕江山千秋萬代,費盡苦心。老實講,漢王仁德佈於海內,文采光耀寰宇,可謂謙謙君子。但……”語至此處,他頓了頓,環視眾官。
一人接過話頭:“不錯,漢王仁德,我等也是敬重的。但漢王並無治國之才,想必各位都心裡都明白,聖上徵吐蕃期間,一應軍國大事。漢王悉數求教於貴妃,自己並無一計一策。若漢王繼位,如何守得住這萬里江山?四川鬧事,漢王掌握不住局面。一省之事尚且,何況天下?反觀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