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儒勒·凡爾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31年,1607年,1682年,1759年和1835年多次出現。它由東向西運動,同行星圍繞太陽執行的方向正好相反。其重複出現的間隔,是七十五年至七十六年,但由於受木星和土星的影響,有時會推遲六百天才出現。1835年這顆彗星出現時,傑出的天文學家赫歇爾為選擇較好的觀測地點,曾特意趕到好望角,對它一直觀測到1836年3月末。哈雷彗星的近日點是八千八百萬公里,比金星的近日點還要小,這倒很有點象加利亞。它的遠日點是五十二億公里,越過了海王星的軌道。
恩克彗星的公轉週期最小,平均只有一千二百零五天,即不到三年半。它由西向東,作順行運動,於1818年11月26日被人發現。經過測算,人們發現它就是1805年出現的一顆彗星。天文學家因而預測了它出現的規律,後來果然在1822年,1825年,1829年,1832年,1835年,1838年,1842年,1845年,1848年,1852年……重新出現。它很守時,總在一定的時間出現在地平線上。它的軌道在木星軌道內側,其遠日點不超過六億二千四百萬公里,近日點為五千二百萬公里,比水星離太陽還要近。還有一個重要情況,其橢圓軌道的最大直徑在逐漸縮小,同太陽的平均距離也因而越來越小。所以恩克彗星總有一天要落到太陽上化為灰燼,甚至在落到太陽上之前,就完全汽化了。
甘巴爾彗星又名比拉彗星,於1772年,1789年,1795年,1805年被人多次看到,但到1826年2月26日其軌道才被測定出來。它按順行方向運動,繞太陽一週需時七年。其近日點為一億三千零八十萬四千公里,比地球離太陽還要稍稍近一點。其遠日點為九億四千一百四十八萬公里,越過了木星軌道。1846年發生了一件怪事:比拉彗星突然一分為二,出現在天際。這顯然是其內在力量的爆發造成的。兩個碎塊從此結伴而行,彼此相距只有二十四萬公里。可是到1852年,這個距離便增大到二百萬公里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