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第1/2頁)
[美]E·B·波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情報顯示,日本聯合艦隊將分為三大主力陣容:
1.北太平洋編隊,由山本親自指揮。包括航空母艦第2突擊編隊和高須四郎海軍中將指揮的&ot;阿留申警戒部隊&ot;。
山本的編隊擁有戰列艦&ot;大和:號、&ot;長門&ot;號、輕型航空母艦&ot;龍驤&ot;號、水上飛機母艦&ot;千代田&ot;號、&ot;日進&ot;號以及若干輕巡洋艦和驅逐艦。這支兵力預計部署在中途島北面600海里處。
高須中將的&ot;阿留申警戒部隊&ot;由4艘戰列艦、2艘輕巡洋艦。12艘驅逐艦組成。任務是支援阿留申群島攻堅戰。
2.航空母艦第1突擊編隊,由西北方向南而下,從空中對中途島發起主攻。由指揮空襲珍珠港的南雲海軍中將指揮。這支部隊包括&ot;赤城&ot;號、&ot;加賀&ot;號、&ot;飛龍&ot;號、&ot;蒼龍&ot;號4艘大型航空母艦。據美情報部門的偵聽證明,&ot;翔鶴&ot;號和&ot;瑞鶴&ot;號雖劃歸這支部隊,但已無法參戰。南雲編隊由2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和11艘驅逐艦護航。
3.進攻中途島部隊,從關島和塞班島方向出發,將從西南方向逼近中途島。總指揮為近藤信竹海軍中將。這支部隊將在海上同包括戰列艦第3分隊部分艦隻在內的日本第2艦隊會合,並由這支艦隊護航,走完最後階段的650海里航程。
羅徹福特估計,日軍將在6月上旬進攻中途島及阿留申群島,但確切日期不詳。羅徹福特解釋說,由於日軍按慣例已經更換了戰時密碼,破譯人員需要幾個星期的時間,在附加的數碼組重複使用之後才能識破密碼的內容,因而在戰鬥開始前不再可能透過破譯獲得更多情報了。
太平洋艦隊司令部的部分軍官對情報部門提供的山本大將的作戰方案仍持懷疑態度。他們指出,日軍為什麼要派整整一支聯合艦隊來進攻中太平洋上一個小小的珊瑚島和阿留申群島中幾個沒用的小島呢?這會不會是用來迷惑美國人的假電報?因為這樣的頭等機密通常是不用電報的。尼米茲分析指出,日軍為了對付美軍的抵抗,是會動用大量兵力的。他們的主要目的可能是將處於劣勢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引出來,以便加以殲滅。用電報傳送作戰計劃,這說明山本的作戰日程非常緊迫,除用電報以外,別無他法。
儘管如此解釋,尼米茲自己心中仍然忐忑不安。他手中缺乏更為準確的情報,只好以現有情報準確無誤為前提擬定作戰方案。他命令萊頓把從電臺以及其他情報來源獲得的所有數字,進行細緻的核對,儘可能準確地預測出戰鬥打響的時間。
應該說,萊頓是珍珠港災難的失職者之一,他沒有預見到危在旦夕的日軍的行動。但是尼米茲沒有苛責於他,沒有把他從第二批改組名單中劃去。在非常時期,尼米茲需要用各種各樣的尖端人材,包括一些犯過錯誤的人材,以此組成優秀的智囊團。他相信,只有正確的人選才可以得出正確的結論。
萊頓具有在這一歷史時期中必備的適任條件。當航空母艦成為海戰中堅力量時,美國還從未與日軍交戰過,也未以航空母艦參與過任何戰爭。這就向美國海軍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戰略課題。幸運的是,萊頓曾在日本工作過,他精通日文並瞭解日本的風俗習慣。作為一個研究心理學的學者,他懂得日本人的思想和言行,能較準確地預見和說明他們的行為動機。他可以把他對日本全部海上力量及行動的具體瞭解,用於太平洋戰區。他對珊瑚海戰役的成功預測已經說明瞭這一點。在尼米茲眼中一萊頓是闡明山本戰略、戰術的理想人選。
當尼米茲在他密不透風的辦公室裡召見萊頓的時候,謹小慎微的萊頓已經連續三月通宵達旦地查閱情報材料,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