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後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夜勻好的一小缽釉。
葉青釉一路跟著,將竹筐裡的泥胚細細數了個清楚,總共是有六十二件小瓷器,一夜的放置,泥胚已經陰乾了個七七八八,也沒有開裂塌陷等情況發生,目前來看一切都還不錯。
若是稍大一點兒的瓷器,沒準在泥胚搬運階段,就會被磕碰,從而導致減產。
葉青釉心中唸叨一句,突地又想到一個問題:
“爹,咱們租的窯一次能燒一百八十件瓷器,可這兒就四十多件,而且還是兩件只能頂一件位置的小瓷件兒,那剩下大半個窯子,就空燒嗎?”
那可多浪費啊!
可如今若是再去一趟太姥村,先不說有沒有錢買泥,這一日裡的光景便又全都浪費了。
葉守錢腳下快中帶穩,朝著租借的窯子穩步前進:
“不能空燒。我學瓷的時候,師傅便同我說過,千萬不能空燒。”
“人死後葬在土裡,那土都是怨氣,咱們用土捏瓷,就是將怨氣捏在了一起,送進窯洞裡的時候,若窯洞裡面有空位,那些漂泊客就會在空的地方坐下來,朝著咱們的瓷器吹氣。”
“往小了說,會把咱們的瓷器吹變色。往大了說,沒準就是窯裡所有的瓷器都壞了。”
葉青釉學瓷多年,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有一瞬間甚至以為自己聽錯了,難得有些不確定的問道:
“阿爹剛剛說什麼?”
葉守錢瞧見自家閨女愣神,將話又說了一遍,再次寬慰道:
“沒事,昨日我們回來的時候,爹就想到了泥肯定是不夠的,於是去找你吳叔還工具錢的時候,向他借了些土,等他送來,我再揉一些,應該也是夠的。”
難怪昨日兩人嘀嘀咕咕了那麼久......
不對,葉青釉眼珠子一轉,又找回了重點——
葉守錢說空燒會招鬼,嚴重的會導致出瓷,往小了說也會導致瓷器變色,聽著就是十分不靠譜的事情。
或許如今的人因為相信鬼神之說的緣故會如此想,可放在葉青釉的耳朵裡,難免有些荒唐。
一爐窯全部作廢的原因多種多樣,可在她的耳中,‘瓷器變色’這一點,卻有另一個名頭非常大的稱呼。那就是——
窯變!
凡在開窯後發現不是預期的形狀或釉色,以至於傳世瓷器有時發生特異的情況者,都可說是“窯變“。
窯變的原因自然是多種多樣的,氧化,烘焙過程,窯溫變化等都有可能產生這一結果,所以每一次窯變時的瓷器,都不可能一樣。
一直到明代時,人們還是無法預測窯變的發生,又因窯變通常伴隨著,玫紅以及深紅色出現,往往被視為不祥。
因此窯變瓷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被認為是“怪胎“,沒有什麼人欣賞,匠人開窯發現是窯變,就通通砸毀......
後人看書本課業中一筆帶過的‘不詳’‘無人欣賞’‘遭受冷遇’,在歷史上匠人的口中,竟然就是以這種口口相傳,個人能理解的方式與姿態演化。
熬過桑田滄海,直到後來人慢慢調轉傳統審美,開始欣賞原本籍籍無名的窯變瓷,又廢大力氣,開始蒐羅那些在砸瓷間遺漏的滄海遺珠......
葉青釉腦中只剩下了一句話——
世事無常,每筆都足夠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