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省非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該怎麼形容你最貼切,拿什麼跟你作比較才算特別。”
朋友,是什麼意思?
對此,老祖宗有著經典的解釋。《周易》中的“兌”卦,以“朋友講習”為象,揭示了朋友的本質:志同道合者的精神共鳴。這種共鳴超越了世俗的利益糾葛,是心靈與智慧的相互啟迪。
朋友關係的建立,應是源於價值觀的契合。孔子與顏回,本是一個為師,一個為徒,卻因對“仁”的共同追求而成為摯友。顏回的“一簞食,一瓢飲”而不改其樂,正是與孔子的“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的精神境界相呼應。這種精神共鳴,使他們的友誼超越了師徒的界限,成為千古佳話。
朋友間的交流,應是智慧的碰撞與昇華。蘇軾與黃庭堅,一個豪放,一個嚴謹,卻能在詩詞唱和中相互砥礪。他們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在切磋琢磨中不斷提升藝術造詣。正如“兌”卦所示,朋友間的講習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而是思想的交鋒與融合。
事實上, 真正的朋友關係,需要雙方去共同維護。管仲與鮑叔牙的友誼,建立在相互理解與支援之上。鮑叔牙深知管仲之才,甘居其下;管仲亦不負所托,助齊桓公成就霸業。這種相知相惜的情誼,正是朋友關係的最高境界。
在如今這個價值多元、日新月異、人心浮躁的時代,真正的朋友更顯珍貴與難得。他們不是酒肉之交,不是利益夥伴,而是精神世界的同行者。正如古人所言:“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的朋友關係,是心靈的默契,是智慧的共鳴,是超越世俗的精神聯結。
可是,異性間有真正的友情嗎?或許,越是純粹,越有距離吧。
對於陳默來說,他應該是沒什麼異性朋友的,這並非是他內心對異性朋友有什麼牴觸,只是那種想要主動結識異性朋友的渴望,在他心底從未真正泛起過波瀾。他似乎早已習慣了在自己的世界裡獨行,與異性朋友有關的一切,彷彿都與他隔著一層厚厚的屏障。可命運總是愛開玩笑,喜歡在陳默那原本平靜的心湖投下石子,泛起層層漣漪。所以,總有那麼兩個人,像是夜空中璀璨的星辰,毫無徵兆地闖入了他原本平淡無奇的生活。她們帶著各自獨特的光芒與溫度,讓他無法再像對待那些匆匆而過的陌生人一樣,只是冷漠地一瞥,然後徹底遺忘。
“姑奶奶,馬上都快十一點了,你就算是爬,也該到了吧?”
等待總是叫人心焦,尤其還是要等一個姑娘家來赴約,陳默真覺得自己不應該兌現承諾的,還不如厚著臉皮食言算了。
“那我不來了”
微信上這麼一句出人意料的回覆,著實讓陳默有些手足無措,感嘆這是在鬧哪樣呢。
“我都等你兩個小時了,你再不來,真的合適麼?”
“我樂意,不行嗎?”
“行行行,姑奶奶你說什麼都行,拜託你快來吧”
“知道了,去哪找你?”
“小米店裡吧,我在看手機”
陳默現在的果4,講真的,確實應該被淘汰了,畢竟已經又出過4s、果5、果6三代手機了。雖然這個老傢伙格外經典又結實耐用,可也架不住本身的硬體配置低和系統自動更新後帶來的卡頓,它實在無法做到“老矣且能飯”。
“買新手機啦?”
正當陳默愣神中,冷不丁的從他身後傳來了一句俏皮女聲。
感受到右肩膀的拍擊感,陳默下意識地朝左轉身。而不出所料的,一個丫頭出現在了自己左邊。
“誒”,陳默無奈地苦笑一聲,隨後又撇了撇嘴。
“幹嘛這副苦瓜樣?就知道你不是誠心的!”
夏依依沒好氣地盯著陳默,神色有些不悅。
“呵呵,有些人連衣服都沒換,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