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瘟疫 下 (第1/3頁)
酒神葡萄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瘟疫的本質》影片結束,小小看見下面的推薦影片就是《中華與瘟疫的千年戰爭》,直接點了進去。】
天幕下的眾人:很開心,但是那些什麼《史詩中國》、《千年國醫》、《文學史年表》……能不能後面都點一點啊。
[“中國可追溯的瘟疫歷史約3500年。從公元前770年的春秋時期,到公元1911的清朝末期,共2681年。”
黑色的背景,配著大大的文字,幾句話就把瘟疫的歷史說出。]
康熙的朝堂上,所有人都身子一抖,低下頭不敢說話,清朝末期這四個字讓大家無不驚駭。
就算知道天下沒有萬世永昌的朝代,他們也沒想過能驟然聽見大清沒了的訊息。
康熙手一抖,立刻從腦子裡扒拉出春秋的時間開始計算。
[“信史記錄的災疫之年669年,平均災難頻度25%,即大概四年一次。”
《說文解字》:疫,民間疾也。
《素問·遺篇·刺法論》: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
《明史》:父子相食、骨肉相棄、千戶滅門、十不存一。
“瘟疫,從古至今都不只是醫學問題,還關係到國家政令、醫事制度、法律規範、公共衛生、民間信仰等方方面面的社會問題。”]
三國亂世的人對這句話無比認同。
瘟疫,確實不是治病救人的事,還關乎方方面面。張角的黃巾軍怎麼拉起來的,不就是分糧食和免費治病嗎!
四個明朝的皇帝看著上面《明史》,不管之前是認不認真的,這時候都眉頭緊皺。
只有當朝會為前朝修史書,有了《明史》,就說明他大明確實沒了。再看看就他們被單列出來的史書,駭人聽聞的記載,他們大明,一定經歷了一場大疫。
康熙朝的人距離明末也才過去沒有多久,對明末的慘狀不少人都十分清楚。別的不提,就光是天花也讓他們夠怕的。
[“周朝時候,國家就在鄉設立巫醫,備有草藥,用於防疫。
北魏永平三年,宣武帝設立醫館,官吏們負責每家每戶的驅疫工作。
唐朝設病人坊,要求地方上醫學人數必須達到當地人口一定比例。
宋代行‘駐泊醫官’制度,中央安排輪差醫官去地方服務,全國各地還設惠民藥局,派駐醫官、醫生、醫士。
我國最早的‘小湯山’醫院建立於西漢元始二年,各郡國蝗旱並起,瘟疫流行,漢平帝下令建立公立臨時疫病隔離醫院”
一句句話說出,史書上的文字跟著浮現,讓紙面上的歷史也不只是黑白文字。]
曹丕:“這個北魏宣武帝?”是他們家的嗎?
才貞觀2年,忙的事情太多還沒管醫的太宗朝,李世民趕緊記下。病人坊這個不錯,那個宋朝的也很好,但是重點是還得想辦法解決醫生和藥材的問題。
還沒有駐泊醫官制度的宋初,趙匡胤點點頭,抄了後人作業,制度直接用上。
[“‘隔離’,是古人很早就認識到的一種針對疫情擴散的有效防控方式。
1975年,湖北雲夢出土了一批秦簡,裡面提到了要講麻風病人送到‘癘遷所’。癘遷所,就是專門為瘟疫病人建立的隔離治療場所。”
雲夢秦簡:城旦,鬼薪癘,何論?當遷癘遷所。]
認真聽著這個的嬴政感覺到有哪裡不對。
就算他大秦沒辦法千世萬世地傳承,但是後面的朝代就沒有史書記載這些事情嗎,怎麼是靠出土秦簡知道的?
這個出土,到底是個什麼章程?
[“東漢延熹五年,軍中大疫,政府設立了專門的軍隊傳染病院‘菴廬’來安置流行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