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香識美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小餐館不一樣,李蘭英勤快,時常收拾後巷。小餐館說小,只是住在這邊的老人念舊,叫慣了嘴不曾改口而已。
餐館的地理位置極好,客流多,再加上英嬸手藝好,生意自然客似雲來,很是賺錢。賺了錢又投進來,再加上前幾年李遇在外打拼後帶回來的那一筆,小餐館早已經改頭換面,單獨佔據了三層小樓不說,裝修得也極有品味,不掉檔次又溫馨。
小餐館變得又大又漂亮,說是座小酒樓也不為過,並不是顧名思義的那種蒼蠅館子,倒是有點兒幾年後流行的那種私房菜的影子。這樓是早年蓋的,總共就只有三層高。李蘭英是買的店面,三層都拿來做餐館了,沒有當住宅,並不存在居民。沒人高空拋物,平常收拾的又勤快,小巷的乾淨也就得以保持。要不是這樣,蘇鏡他們也不好意思帶著客人從這走。
沒有垃圾異味的幹擾,玉米排骨的濃香霸道地佔據了整條巷子。才一進來,蘇鏡就忍不住露出笑容,和姜紹輝打賭,猜今晚的菜色裡肯定有玉米排骨湯。
那認真的小表情十分可愛,姜紹輝目光自然,絲毫不惹人懷疑地看了又看,並毫無原則地表示肯定會有排骨湯,加了玉米的那種。
……在一旁的李遇面無表情,兩人回答一致,都這樣那賭還打得起來?雖然一聞味道,他就聞出來那是他媽的手藝,顯然晚上肯定會有玉米排骨湯。他能聞出來的,蘇鏡自然也能,但姜紹輝怎麼也這麼肯定?巷子後面還有那麼多家店,指不準就是別人在燉。心裡疑惑,李遇卻沒開口問,畢竟不算熟。
雖然賭沒打成,但得到附和的蘇鏡還是很高興,到了餐館進去一看,湯煲好了李蘭英正在舀,果然是玉米排骨。
餐館的後門是開在廚房那,一進門就是後廚,方便平時採購食材,回來後可以直接卸貨。平常買的那些生鮮,畢竟不好直接從前面大堂經過,活魚會濺得地板到處是水,來往的客人們一個不慎,容易滑倒。
餐館大,需要的人手也就多。服務員不說,光是廚師就不止一個,李蘭英手下還帶著幾個徒弟,可惜除了李遇,別的手藝都不太到家,學的時間太短,最好的那個都要再磨礪半年才能挑大樑。平常他們都在店裡,今天要招待客人,不需要這麼多人,李蘭英索性就給他們放了假。因而這會兒,偌大的後廚裡,就只有李蘭英一個人。
沒有別人,視線不受阻擋,蘇鏡一眼就看到那鍋湯。湯色清澄,玉米嫩黃,和排骨一起在鍋中浮沉,看著就誘人。排骨湯正好舀好,蘇鏡走過去正想幫忙,被李蘭英避開:&ldo;讓你哥來,你帶姜先生找個喜歡的包廂先坐著,我好把菜挪過去。&rdo;
&ldo;偏心!&rdo;李遇小聲地嘀咕了句,卻還是伸手接過湯,誰讓他是當哥的!
李蘭英只當沒聽見,繼續說道:&ldo;放著讓你哥來。這裡煙大,你快把人帶出去,別再燻了,等會兒飯還沒吃著,就先惹一身煙火味。姜先生的衣服料子好,別糟踐了。&rdo;
蘇鏡看了看姜紹輝的一身衣服,做工精細,雖然他對奢侈品不關注,看不出是什麼牌子,但看這樣子,就算不是什麼大牌,估計也是名家大師的手工製作品。要是自然磨損也算了,放在這煙燻火燎的確實可惜。
反倒是姜紹輝自己不太在意,比起衣服,他更為關注那鍋被端走的,看錶現明顯是蘇鏡愛喝的玉米排骨湯。蘇鏡愛喝,在心裡牢記住這點後,他的注意力也沒被衣服轉移走,而是放在李蘭英話裡的是姜先生上。
如果是路上遇到的某個認識他的人,或者是合作方的老總,他們這樣稱呼他,那當然沒什麼值得注意。姜紹輝平常也不會在意稱呼這種小事,不管別人是叫他姜二少,姜總,還是姜先生,或者別的什麼,他都無所謂。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