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1/2頁)
[德]卡爾·馮·克勞塞維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果消極意圖( 即集中一切力量進行單純抵抗) 能夠帶來有利的鬥爭條件,而且這種優越性大到足以抵銷敵人佔有的優勢,那麼僅僅透過持久的作戰,就足以使敵人力量的消耗逐漸增加,以致他的政治目的即使達到了,也抵不上付出的代價,因而不得不放棄這個政治目的。由此可見,這種疲憊敵人的方法是弱者抵抗強者時大多會採用的方法。
在七年戰爭中,腓特烈大帝本來是不能擊敗奧地利帝國的,而且,假使他企圖象查理十二那樣行事,就必然會一敗塗地。但是他天才地運用了合理使用兵力的巧妙方式,使聯合起來同他為敵的列強在七年中看到力量的消耗遠遠超過當初想像的程度,於是隻好同他媾和。
由此可見,在戰爭中可以達到目標的方法很多,並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只限於打垮敵人。消滅敵人軍隊、佔領敵人地區、單純佔據敵人地區、單純入侵敵人地區、採用直接同政治有關的措施和單純等待敵人的進攻等都是方法,這些方法的每一種都可用來挫傷敵人的意志,但哪一種比較有效,則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除此以外,我們還可以舉出一系列達到目標的捷徑,這些我們可以稱之為因人而異的方法。在人類交往的哪一個領域中不迸發著超越一切物的關係的個人特點的火花呢? 在戰爭中,個人的特點無論在政府中還是在戰場上都起著十分重大的作用,因此,更是不會沒有這種火花的。這裡我們只想指出存在著這些方法,因為要想把它們分類,那是書呆子的作法。由於有了這些方法,我們說,可以用來達到目標的方法是無窮無盡的。
為了不致把這些能達到目標的捷徑估計過低,既不把它們僅僅看成是少咒的例外,也不認為它們在作戰中造成的差別是無關緊要的,我們就必須認識到,引起戰爭的政治目的是多種多樣的,或者我們必須看到,爭取國家坐存的殊死的戰爭,同由於有強迫結成的同盟或行將瓦解的同盟而勉強履行義務的戰爭之間,是有很大距離的。在現實世界中,這兩種戰爭之間存在著無數種類的戰爭。如果我們有權在理論上否定其中的某一種,那麼就有權把它們全部否定,這就是完全無視現實世界。
以上我們一般地論述了人們在戰爭中追求的目的,現在我們來談談手段。
手段只有一個,那就是鬥爭。不管鬥爭的形式多麼繁多,不管鬥爭同粗呆地發洩仇恨的搏鬥多麼不同主也不管在鬥爭中夾雜著多少本身不算是鬥爭的活動,但戰爭中產生的二切效果都必然來源於鬥爭,這一點始終是戰爭這個概念所固有的。
即使在極為錯綜複雜的現實中,也永遠是這樣,這一點很容易證明。戰爭中所產生的一切都是透過軍隊體現出來的。哪裡使用軍隊,也就是使用武裝起來的人們,那裡就必然有鬥爭這一概念為基礎。
所以,同軍隊有關的一切,也就是同軍隊的建立、維持和使用有關的一切,都屬於軍事活動的範疇。
顯然,軍隊的建立和維持只是手段,軍隊的使用才是目的。戰爭中的鬥爭不是個人對個人的鬥爭,而是一個由許多部分組成的整體。我們可以用兩種方法來區分這個巨大整體中的單位,一種按主體區分,一種按客體區分。在軍隊中通常總是把一定數量的軍人編成單位,一定數量的單位又構成高一級組織。因此,這些組織中的任何一個單位的鬥爭就構成一個或多或少可以區別的鬥爭單位。另外,按鬥爭的目的,即鬥爭的物件,也可以把鬥爭分成單位。
我們把鬥爭中可以相互區別的每一個這樣的單位叫做一個戰鬥。
既然軍隊的使用是以鬥爭這一概念為基礎的,那麼軍隊的使用就無非是若干次戰鬥的決定和部署。
因此,一切軍事活動都必然直接地或間接地同戰鬥有關。士兵應徵入伍,穿上軍裝,拿起武器,接受訓練,以及睡眠、吃飯、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