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紅安八屍案(四十四) (第2/2頁)
明清野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之後,犯罪嫌疑人竟然再次回到了石灰廠。而且可以推斷出,他應該與石灰廠裡的某些人頗為熟悉。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這一次他並沒有選擇敲門進入,反而是毫不客氣地一腳踹開了大門。
我們需要將當時的場景逐一還原,仔細分析每一個動作所反映出來的犯罪嫌疑人的心態。然後,透過對這種心態的剖析,去思考什麼樣的人才可能擁有如此特殊的心理狀態。
當一切工作安排妥當之後,只見他突然猛地站起身來,只聽有人說道:“今天就到此為止吧。
我們必須先回一趟局裡,剛剛得到訊息,另外一起案件又有了新的線索等待我們去追查!”
就這樣,時間匆匆而過,一晃眼便過去了兩個月。
兩個月後的一天,劉忠義親自率領著一隊人馬再次來到了紅安的案發現場。此時呈現在他們眼前的景象令人唏噓不已,整個石灰廠顯得愈發破敗不堪。
原本就陳舊的廠房如今更是殘垣斷壁,彷彿經歷了一場巨大的災難。
更引人注目的是,不知何時何人竟在汪世書的住房朝向機耕路的那一面牆上,用鮮紅如血的油漆寫下了觸目驚心的四個大字——“欠債還錢”。
這四個字猶如一道詛咒,讓人不寒而慄。
與此同時,被害人吳小發所居住的房屋狀況也是每況愈下。
屋頂上那個原本就不小的破洞,經過這段時間風雨的侵蝕變得越來越大,遠遠望去,整座房子都給人一種搖搖欲墜之感,似乎隨時都會坍塌下來。
屋內用磚頭砌成的水池也早已倒塌在地,一片狼藉,整個場景只能用衰敗至極來形容。
面對如此艱難的局面,專案組的成員們感到壓力如山,他們的意志力也逐漸逼近極限。然而,作為負責人的劉忠義深知此刻絕不能氣餒,他必須站出來為大家加油打氣。
於是,他目光堅定地看著眾人,鏗鏘有力地說道:“通常來說,偵破那些積壓已久的案件,往往依靠的是新情況的突然出現,比如在指紋庫、dNA 庫或者足跡庫中有了比對成功的結果。
但咱們眼下這個案子卻極為特殊,目前可以說是一無所有。那麼該怎麼辦呢?恰恰就在這種時候,才是真正考驗我們能力和水平的時候,同時也是最需要我們發揮出頑強的意志力和持久的耐力的時候啊!”
說完這番話後,劉忠義率先一步邁進了石灰廠,身後的專案組成員們也紛紛緊跟其後,他們心中雖然充滿了迷茫與不安,但更多的還是那份堅定不移要破案的決心。
劉景傑神情專注地對著顯微鏡下的樣本仔細觀察,手中的筆不停地記錄著各項資料和特徵。
經過數日晝夜不停的奮戰,他終於完成了對所有被害人的成傷機制以及現場所提取到的各類生物檢材的全面深入分析。
隨後,他將這份詳盡而專業的報告鄭重地交到了劉忠義的手中。
翻開報告,劉忠義首先看到的便是關於第一個被害人——吳小發的確鑿認定資訊。
根據劉景傑的詳細分析,吳小發的死因毫無疑問是由於頭面部遭受銳器損傷導致的大面積失血,再加上頸部被切開後引發的吸入性窒息所致。
進一步檢視屍體身上的傷痕情況,可以發現這些傷口大多數都是由砍切動作形成的,並未出現刺創的跡象,且傷口分佈較為集中,主要位於頭部和頸部區域。
從傷痕形態推測,犯罪嫌疑人當時手持一把鋒利的匕首,不斷地在吳小發的頭頂上方來回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