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2000年7月,餘傑透過了碩士論文答辯,北大中文系系主任溫儒後教授稱讚說,這是當年他參加的諸多答辯論文中最優秀的一篇。研究生畢業的餘傑離開了北大,準備到一家著名的研究機構從事文學研究工作。本來已經簽了協議的,然而,就在他去報到的那一天,那個機構卻將他拒之門外。
剛剛畢業就失業了,餘傑知道,自己面臨的將是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那天,他沒有把這件事情告訴父母和老師,而首先告訴了寧萱。他直截了當地問寧萱:假如我的未來充滿了不可知的變數,甚至充滿了艱難與痛苦,你會怎麼辦?寧萱用堅定的口吻回答說:「即使你什麼也沒有了,至少還有我!我會跟著你去,一直在你的身邊,和你一起承受風雨和苦難,在那冰天雪地中,我們互相溫暖對方。」同時,她也用女人特有的溫柔與善良安慰餘傑:「這是你命中註定的磨難,你能夠氣定神閒地面對它,我感到由衷的高興,我沒有看錯你。我相信,無論碰到什麼樣的誤解,你不會放棄對真理的追求,至於其他人是否理解,隨他們去吧,你只要做到無愧於心就行。」
寧萱意識到,這個時刻正是餘傑最需要她的時刻。愛一個人,不僅僅是分享他的成功,更是分擔他的挫折。她當即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我等了一年的契機終於來了,我要到你的身邊去做你溫柔而堅強的妻子。見你一面之後,我越發感到那些我從前追求的東西原來是那麼地不堪一擊,我將穿著我純潔樸素的套頭毛衣做全世界最清貧的新娘。我將到北京來,與你一起面對一切風暴。」第二天,她便向公司老闆遞交了辭職信。老闆一再挽留。她笑著說,我的辭職與薪水無關,我辭職是為了投奔我的愛情。老闆見她態度堅決,只好同意。然後,她回家將這個「驚天」的決定告訴了父母,事已至此,開明的父母尊重了女兒的選擇。
7月底,寧萱把那些寶姿牌套裝、cd牌化妝品、手提電腦等都丟在了南方,只帶了那本代表他們未曾相見卻已相愛、改變他們整個生活的《火與冰》,義無反顧地來到北京。在愛人溫暖的親吻中,她含淚對餘傑低語:「還記得我給你的第一封信裡寫的話麼?『只要生活中還有一雙眼睛與你一同哭泣,生活便值得你為之受苦難』。我就是你的這樣一雙眼睛,我將永遠堅貞地與你一同哭泣,一同歡喜,一同被苦難和邪惡刺痛而受傷,一同被愛情與美好的自然滋潤而明亮。」
2000年春節,餘傑帶寧萱回了一趟四川老家,在那裡他們舉行了一個簡樸的婚禮。婚禮上,沒有豪華的車隊,沒有亮麗的婚紗,也沒有鬧洞房的喧囂,有的只是兩顆純潔而堅強的心靈,以及一大群至親好友。兩個人幸福地向來賓講述了他們的愛情故事,四川文學界的兩位老前輩流沙河與魏明倫也雙雙趕來參加他們的婚禮,向這對新人恭喜的同時還忠告他們說:「未來的人生道路上還有許多風雨和坎坷,你們只有&039;&039;共苦&039;&039;以後才能&039;&039;同甘&039;&039;。」
風雨過後,便是彩虹。經過了一段艱辛與苦難之後,現在,餘傑用按揭方式在北京買了一套不算太貴的房子,擁有了自己的家;寧萱在北京的一家外企也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她安慰餘傑說,她的收入足以維持家裡的開支,要他一定好好寫作。
在北京這座巨大的城市,他們可能會仍然清貧,但對於相愛的人來說,他們是感情的王者,每一個清貧的日子都富足無比!
餘傑在《瓦爾登湖:大地的眸子》中,開頭有這麼一段:
在我家的書架上,收藏著四個版本的《瓦爾登湖》。有一種是我買的,另外三種是妻子買的。美國國會圖書館把《瓦爾登湖》與《聖經》一起列入「塑造讀者心靈的二十五本書」之中,而對於我與妻子來說,這本書更有一份特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