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約會(上) (第1/2頁)
冬日裡的火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儘管《紅色娘子軍》的演出被打斷了,但張維揚還是在送周曉白回家的路上成功地約到了她。
六十年代的北京城,青年男女可以選擇的約會場所並沒有多少。
頤和園大概是其中一個比較常見的選項。
相比於不遠處仍是一片殘垣斷壁的圓明園,儲存相對完整的頤和園也明顯更有看頭。
第一次跟男孩子單獨外出約會的周曉白難免有些緊張,一個勁地四處張望。
張維揚善解人意地說道:“別擔心,今天頤和園裡一共也沒幾個人,不會那麼寸就遇到熟人的。”
周曉白見園內的確沒有多少人影,這才放鬆了下來。
在這座皇家園林中漫步許久之後,兩個人駐足於十七孔橋上,從容地欣賞著園中的景色。
冬日的頤和園中,各色樹葉早已隨著秋風落盡。
萬物蕭索,沒有了往日的生機,頗有些破敗的美感。
不過在張維揚看來,沒有了花紅柳綠的植物作為映襯,頤和園內的古建築反而更顯得大氣厚重。
看到張維揚正入神地望著遠處的佛香閣,周曉白也順著他的目光看了過去。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張維揚收回了目光,看向周曉白。
“曉白,冬天再看頤和園,有沒有感覺它特別的素淨?”張維揚問道。
“素淨?”回過神來的周曉白低聲重複了一遍張維揚問話的最後兩個字。
“對啊,當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擾,單純地欣賞園內古建築的時候,你能更好地感受到這些建築的群體美和序列美,以及它背後蘊含的倫理和秩序。”張維揚以一種極為欣賞的語氣說道。
大學專業就是建築的張維揚更欣賞是這種單純的建築美感。要不是沒有拿著相機,恐怕這個時候已經按捺不住想要按下快門的手。
周曉白又將她的目光投向頤和園內的諸多古建築物上,點了點頭,“至少皇室的尊卑、禮儀我是看出來了。”
張維揚哈哈一笑,沒想到周曉白還挺有g批判精神的。
“你說的沒錯,從建築的體量、形制、色彩、用材上確實能看出古代皇室有關禮制的規定。比如樂壽堂、玉瀾堂和宜芸館,這三個地方分列於行政區主殿仁壽殿的周圍,分別是當年慈禧太后、光緒帝以及光緒帝的后妃來頤和園休憩時居住的地方。
堂在古代私家園林中一般是主體建築,為園林的全域性中心。到了皇家園林,堂雖然不再是全域性的中心,但從規格和重要性上來講仍然要高於館。從名義上講,皇帝是九五之尊,自然應該住在形制更高的地方;慈禧作為朝廷的實際掌權者,又有禮法上更高於皇帝的地位,所住的地方當然也只能是堂;至於后妃們,只好委屈她們一起住在館裡。”
周曉白看著侃侃而談的張維揚,發覺自己越來越看不懂眼前這個男人。都是同齡人,他是哪來的這些知識儲備。
“海洋,你是從哪裡瞭解的這些?”
“看書啊,我以前就對建築設計很感興趣,前些年還想過以後考進清華,拜入梁思成大師的門下。”
張維揚這話倒是不算撒謊,對建築設計很感興趣是上輩子的事情了,要不然他也不會當那麼多年建築狗。
至於什麼考清華,拜梁思成為師就純屬扯淡了。
被譽為“中國近代建築之父”的梁思成先生倒是仍健在,提起他的名字純粹是張維揚在扯虎皮做大旗。
聽到梁思成這個熟悉名字的周曉白一下子興奮了起來,“我聽說過樑思成,他是林徽因的丈夫。我之前讀過林徽因寫的詩,十分優美。”
張維揚點了點頭,道,“林先生也是中國建築設計領域的一位大師級人物,八寶山公墓的主體建築格局就是由她設計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