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歌海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敖海源下竿後沒有采取守釣的方法,而是採取了動釣的方式。
釣組落底後,便勻速不停地收線,讓釣餌在水底層向前遊動,從而達到誘魚上鉤的目的。
反覆“挑、停、收、挑”的迴圈過程,釣組落底後立刻向上輕輕一挑,使墜和釣餌離底後暫停不動,等再次落底的同時開始搖輪收線。然後再重複上述過程,使釣餌在水底層呈波浪式向前遊動。
很快就有魚咬鉤了。
立即將竿往回一帶,敖海源手中的竿感覺明顯一重,但掙扎力道不大。
快速收線把魚拖上船,果然,是一條黑頭,約莫有個四兩左右的樣子。
再看船上其他人,也開始中魚,大部分是黑頭,其他的是黃魚。
發現大家都是中的黑魚黃魚後,敖海源確定了下面位置是一片黑黃魚的聚集地,看來並沒有石斑的存在。
收竿對釣組做一些改進。
剪短子線變成40厘米左右,在子線中間位置穿一顆浮球,兩端用太空豆固定。而浮球的前段靠鉤的方向又增加了一個夜光棒用來吸引魚。
改好釣組後敖海源發現悲催了。
手伸進活餌箱撈了個空,他的蝦用完了。
本來準備了一斤70頭的蝦,原以為足夠用,結果沒注意彈藥的消耗,上餌時時常一鉤穿倆。
蝦沒了沒關係,咱還有生蠔肉呢!
生蠔肉的誘魚效果其實要優於活蝦,有研究表明,生蠔的誘魚效果是蝦的6倍。
挑出一塊稍微大些的蠔肉,鉤子在其上反轉兩圈鉤牢。
果然誘魚效果好,畢竟是海中牛奶,男人愛吃,魚也愛吃。
但是之前由於犯懶沒有進行醃製,導致戀鉤性不強,不耐咬。下水涮兩下咬兩口就被吃沒了。
很快生蠔肉也用沒了。
關鍵時刻沒餌了咋辦?找別人要?別人家也不是地主啊,也沒那麼多餘糧啊。
正琢磨著呢,他一回頭瞥見了王海華身邊的小桶。
“海華,那裡是你抓的小螃蟹嗎?”
“對啊,怎麼了?”
“額……我餌用完了,我抓幾個螃蟹試試啊。”
螃蟹做餌的掛法有很多種,主要是四種,蟹尾掛,蟹腳掛,蟹身掛和蟹腹掛。
敖海源採取的是蟹身掛,沒打算用活餌,而是採取了死餌掛法,主要考慮的是適口性。
從小桶裡抓了一個脈動瓶蓋大小的螃蟹,把爪子全部掰掉,去掉臍蓋。
上蓋和蟹身分離後發現,嘿,這小玩意兒還挺肥。
鉤尖從蟹身一側穿出,擰轉180°,又從另一側蟹身穿出,露出一點點的鉤尖。
把釣組再次拋入海中,重複著挑逗的動作。
黑頭喜歡在黑暗環境中伺機獵食,所以大多選在太陽落山之後到次日的拂曉之前,即所謂的“釣時選暗”。
可這種魚對死餌又極少問津,見到活餌則會不分青紅皂白地上去就是一口。因此,敖海源剛才要讓生蠔肉和螃蟹餌動起來才能達到誘魚上鉤的目的,即所謂的“釣法選動”。
有時黑頭一口沒咬上,也不要停止拖動,這貨還會追上“逃命”的魚餌再來一口。當向某一方向拋投幾次而無魚上鉤時,就得向其他方向拋投,或乾脆換一個釣點。
果然跳了沒兩下,敖海源手中的竿子再次重重的一頓,隨即一陣拉力傳來。
“哎嘿,中魚了這就!”
迅速收竿回魚,很快一條又肥又黑的大黑頭被拉到了水面。
摘魚入箱,看了看剛才的蟹餌還能用,繼續掛牢一些繼續拋竿作釣。
在這個釣點眾人釣了二十幾條魚後沒什麼口了,海面的霧氣也逐漸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