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2/4頁)
水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果,竟成了文字遊戲。寫作的目的和趣味, 彷彿就在花花絮絮的方塊字的堆砌物上……一種題材,一種內容,需要一種特殊的技巧去適應。所以真正的藝術家,他的心靈探險史,往往就是和技巧的戰鬥史……一位旅華數十年的外僑和我閒談時說起:‘奇蹟在中國不算稀奇。可是都沒有好收場。’但願這兩句話永遠也扯不到張愛玲女士的身上。”(摘自安徽文藝出版社。《張愛玲文集》)張愛玲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出手不凡的才華,還引起了當時其他進步學者和文學前輩的注意,如柯靈、鄭振鐸、夏丏尊、王統照、王伯祥、周予同、蘇青等。一方面,他們為這個才華橫溢的文學新人的出現備感欣喜;另一方面,也為張愛玲擔憂。當時的淪陷區,環境複雜,清濁難分,像張愛玲這樣紅得發紫又涉世未深的女孩,極有可能被他人利用,誤入歧途。柯靈曾誠懇地對她說:“以你之才華,不愁不見知於世,望你靜待時機,不要急於求成。”
可是,此時的張愛玲,早已是恣情放任,聽不進任何不和諧的聲音。在她早慧的心裡,早就固執地認為生命是倉促的,一閃即逝,所有的輝煌與華麗都將成為過去,最靠得住的只有現實的存在,她要趁熱打鐵,繼續她驚世駭俗的璀璨,她要“痛快地去享用,去歡快,去成功和出名”。(摘自安徽文藝出版社。《張愛玲文集》)她我行我素地寫著自己的文字,去實現她的絢爛。
年到1945 年,短短兩年,張愛玲如天女散花一般任憑曠世才情在天地間恣意飛揚! 成就了出名的夢想,也成就了傳奇的一生。
當繁華散盡,盛世落幕,在無數的唏噓聲中,張愛玲華麗轉身,漸漸地黯淡,靜靜地褪去。人們只能從她蒼涼的背影裡看透人世的絢麗與頹廢,只能無奈地看著她寂寞的背影蹣跚告別。
生命的蒼涼張愛玲宛若一個折翅的天使,舞著悽美孤寂的鴻羽,棲落在繁華衰敗的屋簷。陰冷、幽暗、黴溼、頹廢、殘缺、孤獨、冷漠、哀怨……一幕幕冷酷殘忍的畫面在她的眼底如刀痕般狠狠地劃過,傷口在靈魂的深處黯然滲血,凝成魔咒般入髓的蒼涼,點點滴滴,浸漬她生命的每一個殘垣斷壁,抹不去、拋不開。
即使在生命極致絢麗的時刻, 她依然逃不掉蒼涼的夢魘讖語。
縱然是奼紫嫣紅開遍,紅衰翠減,花褪殘紅,蒼涼依舊。無奈中,唯有給自己的生命譜一曲蒼涼的輓歌:“我可以逃離一切,但我逃不出這生命的蒼涼。”(摘自安徽文藝出版社。《張愛玲文集》)張愛玲要寫的,就是蒼涼的世界。她說:“我是喜歡悲壯,更喜歡蒼涼。壯烈只有力,沒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壯則如大紅大綠的配色,是一種強烈的對照。蒼涼之所以有更深長的回味,就因為它像蔥綠配桃紅,是一種參差的對照。悲壯是一種完成,而蒼涼則是一種啟示。”(摘自安徽文藝出版社。《張愛玲文集》)所以她的世界裡,沒有荊軻似的“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雄渾悲壯,也沒有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轟轟烈烈、潮起潮落,更不同於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的雅緻悽清。
悲憫的文字於她的指尖,如纖細的弦,被繞指的冰冷撥斷,淒厲而決絕;也如妖豔的花瓣被揉碎、揉爛,滲出幽香濃烈的汁液,獨斟獨酌。“在那不可解的喧囂中偶然也有清澄的、使人心酸眼亮的一剎那,聽得出音樂的調子,但立刻又被重重黑暗擁上來,淹沒了那點了解。”(摘自安徽文藝出版社。《張愛玲文集》)在張愛玲的文字裡,或許你能嗅到她流於指尖的華美燦爛,但你永遠無法抵達她蒼涼深處的山遙水遠。
殘損的生命、悲涼的血液、文字的碎片融成蒼涼的曲調,曲高和寡,似歌若賦,聲聲如泣,若蒼荒霄寒的“胡琴咿咿啞啞拉著,在萬盞燈的夜晚,拉過來又拉過去,說不盡的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