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引虎驅狼,那是自取其禍 (第1/2頁)
我愛大螃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可。”
治中王脩趕忙反對:“明使君,劉將軍絕對不可留在青州!”
“為何?有劉將軍助我打退臧霸難道不好嗎?”袁譚疑惑問道。
“難道治中是以為劉將軍敵不過臧霸?”別駕劉獻略帶嘲諷道。
王脩正色道:“劉將軍有關張之勇,又有蘇軍師設謀,打退臧霸輕而易舉,絕非難事。”
“那為何不可?”
王脩以為自己出聲反對,袁譚會想到是什麼原因,可是現在看來,對方根本沒有去想,只能讓自己把話明說出來了。
“明使君,劉玄德乃是雄主,他若留在青州,打退臧霸,威名遠揚,他又早有仁義之名,那時青州之眾是以明使君為主,還是以劉將軍為主?”
袁譚一想,確實是這麼個理。
劉備早有仁義之名,又曾經當過平原相,在青州頗得人心,如果讓他打退了臧霸,既有仁名,又有威名,那青州計程車人和百姓,恐怕就要心向劉備了。
“此事容易,等打退臧霸,再讓劉將軍離開青州便是。”劉獻冷笑道。
“他若不肯離開呢?”王脩反問。
“他為何不肯離開?”
“他若以抵擋臧霸為名,或是以重奪徐州為名,佔據北海,再取東萊,又將如何?引虎驅狼,那是自取其禍。”王脩顯得有些激動。
袁譚聽著別駕治中相爭,連忙勸解道:“叔治,劉將軍為人寬厚仁義,應不至此。”
“明使君,劉玄德捨棄徐州而走,正要尋找棲身之地,如今若假之於地,則如拱手送家!劉玄德有精兵強將,又有智士相佐,非屈居人下之主。非為脩輕視使君,以明使君當前之力制約不住他,唯有大將軍方可!”
“明使君應讓劉將軍速去鄴城,與大將軍同力討伐曹操,曹操若滅,天下安平,則劉玄德不足為慮。至於臧霸,他損亡二將,暫時不敢西來,北海可由他佔去,待曹操滅亡,再興兵討伐不晚。”
袁譚連連點頭,贊同王脩所說。
劉備是左將軍領豫州牧之職,封宜城亭侯,論官職爵位猶在自己以上,又是自己的舉主,自己根本制約不了他。
王治中說的對,讓他去鄴城,父親可以制約住他,還可以利用他的關張之勇,去對付曹操。
曹操若滅,天下唯以袁氏為首,甚至以袁氏為主……
袁譚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說道:“治中所言極是,我即刻派人去鄴城告知父親,待劉將軍歇息一二日,再讓他趕往鄴城,共討曹操。”
“可惜關羽張飛之勇,我帳下竟無如此猛將!”袁譚又感嘆道。
“明使君,關張之勇乃是獨勇之夫,況且關羽恃勇而傲,張飛魯莽無知,倒是那個蘇成,將來劉將軍若是成事,必是此人之功!”王脩說道。
“蘇成?那個年輕的別駕?治中以為此人有奇才?”
袁譚顯得有些驚愕,他對蘇成的事情不太瞭解。
劉獻也是嗤笑一聲:“治中言下之意,是說一個蘇成勝過關羽張飛嗎?”
“不錯,聽聞劉將軍此次捨棄徐州而走,便是蘇成之意。我還聽說,那蘇成在劉將軍離開許都時,便說曹操放劉將軍離開實際是欲擒故縱之計,如今看來確實如此。使君試想,若劉將軍堅守徐州,曹操親率大軍而至,劉將軍能守得住嗎?若守不住,豈不是如呂布一樣身死徐州了?”
袁譚想了想,雖然不太相信曹操放劉備離開是欲擒故縱之計,但是也有這個可能。
“如今只希望他們能與我父親一起討滅曹操了。”
袁譚派人趕去鄴城向袁紹稟報,又連續招待劉備三日,然後親自送劉備離開平原,往鄴城而去。
“此去鄴城,不知何日才能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