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尾聲(二) (第1/7頁)
雁於飛87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弘治八年秋,經過前後近十年的準備,禮親王朱誠泳、慶國公於承業奉旨,主持四海測驗工作。
承業出京前,去拜見姐姐。
錦鸞拉著他,淚眼婆娑。
承業知道姐姐的日子不好過,雖然心裡難過,還是忍著淚說:「都是我,如果我不回來,或許…」
錦鸞打斷了他的話:「瞎說。」
她拉著弟弟的手:「你不僅是於家的好兒子,也是大明的功臣、天下的功臣,姐姐以你為榮。——姐姐在宮裡好過不好過,不是你能決定的,也不是哪個嬪妃能左右的。你們好,姐姐才好。好好的去辦差,好好的回來,姐姐盼著你回來。有時間,多讀史書,學會如何立身處世,不要胡思亂想。」
她從書架上取了一部《史記》,停留在《衛青霍去病列傳》一頁上。
承業謝過姐姐,收下了。
衛霍之功,彪炳青史;然而衛霍先後去世,衛皇后年老色衰,武帝求神訪仙,給了小人可乘之機。
倘若衛霍在,衛子夫母子未必至此。
如今於家之功,並不亞於衛霍,自己應該是皇后和太子的依靠。
當年郭守敬主持了四海測驗,在東至高麗,西極滇池,南逾朱崖,北盡鐵勒的廣袤國土上,設立了27個觀測站,其測量內容之多,地域之廣,精度之高,參加人員之眾,在我國歷史上乃至世界天文史上都是空前的。
如今的這次測驗,範圍更廣:東起朝鮮半島,西至景泰、漢昌,北到西伯利亞,南到巨港,共五十四處觀測點。
除了測量秋分日的日出日落時間以及最大的高度角以及時間;還在海面上設定了測量船,輔助測量經緯長度,最終計算赤道的周長。
準備工作耗時曠日持久,後期的計算工作同樣驚人。朝廷調集了全國最優秀的天文歷算專家參與計算,最終在弘治十二年秋,得出結論:赤道周長為86000裡。
這個結論得到病榻上的汪太后的認可。
主持這項工程的慶國公拿到了世襲資格,禮親王世子則擔任宗人令。
弘治五年底,安國公染病,需要靜養,所以讓他們兄弟在家侍奉。此後,承業閉門在家著書論說,不結交賓客。皇帝顧念他們的孝心,準了安國公的奏請,還派了個太醫在國公府伺候,時不時賞賜些珍貴藥材,朝野上下都道皇帝愛重於家,皇后和嫡子地位穩固。
弘治十年秋,衛國公李定上報,在外海發現一片巨大的陸地!
這片陸地東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沿海地區到處是寬闊的沙灘和蔥翠的草木。
汪舜華的推斷再一次得到證實,可以想見朝野的反應。
這裡地廣人稀,有很多見所未見的珍奇異獸,送到北京的,有一種體型巨大的鳥,雖然長得醜、不怎麼能飛、但是能跑,稀罕!
還有一種巨醜的動物,全身裹著柔軟褐色的濃密短毛,腦顱光滑無回,四肢很短,五趾具鉤爪,趾間有薄膜似的蹼,酷似鴨足。因為實在太醜,很多人懷疑是不是李定惡作劇,直到看了實物,才發現造化之鬼斧神工。
另外一種動物就比它們可愛漂亮多了。這種長得像熊的動物,體形肥胖,毛又亂又厚,沒有尾巴,善於攀緣。聽說它們基本大部分時間都在桉樹上睡覺,幾乎從不下地喝水,真是神奇。
還有一種神奇的動物,後腿強健而有力,腹部有一個育兒袋。不跑,但是能跳,可跳到一丈多高、三四丈遠,當時抓它官軍費了不少力氣,如今送到北京放開籠子讓他跳,讓君臣目瞪口呆。
汪舜華也是第一次親眼見到這種動物,上輩子在網上看到的倒是不少。
看過了也就罷了,還是哈士奇比較好玩。雖然滾滾比較可愛,但是長大了就不敢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