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雄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三,五人中以粟裕、最年輕,1950年均為43歲。而劉伯承為58歲,彭德懷為52歲,徐向前為49歲。其中劉伯承、徐向前身體狀況也不好。1950年6月間,有人向劉伯承透露,中央準備調他進京,出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一職。他聽了之後,表示自己年紀大了,還是去辦學校,搞教育為好。這一件事,中央還曾經非正式地徵求過他的意見。他明白,這是中央領導人想著要為他安排一個合適的職位。但實事求是地考慮,自己年事已高,身體又不好。總參謀長這個第一線上的重要職務,最好讓年富力強的人去擔任。自己應該另謀所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徐向前在1949年3月的太原前線中,即肋膜炎嚴重複發,連續高燒不退,不得不向中央請求,辭去18兵團的領導職務,作較長時間的休養。1949年6月,徐向前去青島休養,因病沒有出席9月召開的全國政協一次會議。在青島經多方治療,身體未見好轉。頭疼病發作時,疼得在床上打滾,腦蓋骨似乎要炸開一般。並發的嘔吐,使他無法進食。五人中只有彭德懷身體狀況良好,這也是最後決定讓他掛帥的原因之一。
第四,韓戰爆發時,野戰軍級的軍事主官中,只有粟裕處於臨戰狀態。他被軍委任命為攻臺總指揮,統率近65萬大軍正在做攻臺作戰準備。彭德懷於1949年12月後,即率領一野部隊轉入執行清剿殘匪,屯墾戍邊的任務;劉伯承1950年6月率領二野部隊已基本解放西南地區,中央準備讓其出任總參謀長;自1950年5月率領四野部隊解放海南島以後,基本上因病在休養。因此,將粟裕轉為東北邊防軍司令員,擔任入朝部隊的最高指揮員,便於統帥機關能以最快的時間進入戰爭狀態。
同時,東北邊防軍是野戰軍級單位,而粟裕是華東野戰軍(三野)代行司令員戰役指揮職責的副司令員,並於1948年5月因謙讓陳毅,主動放棄擔任野戰軍正職的機會,僅擔任野戰軍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獨立負責野戰軍的全面工作。因此,由粟裕擔任邊防軍司令員,基本上是部隊主官平調,業務上是相當熟悉的。
六、一為南線愛將,一為北線愛將,兩人毛澤東都曾破例親自出門迎接過,卻為何首選粟裕?
從理論上講,出任東北邊防軍司令員兼政委,有一些客觀的有利之處,這也是20世紀90年代以前,軍史普遍認為才是入朝部隊最高指揮員第一人選的原因之一。
一、指揮的四野是全國兵員數量最大的野戰軍,一旦中國軍隊出國作戰,四野派出的兵員必將多於其他野戰軍;東北邊防軍所屬第一批部隊第13兵團以及第42軍為原四野部隊。由指揮,在人事上比粟裕有優勢。尤其是在戰爭之初,東北邊防軍第二個兵團三野第9兵團還沒有出國的情況下,這種優勢更為明顯。
二、朝鮮北部所在緯度以及氣候、地形、民情風俗與東北大體相似,而曾經指揮東北野戰軍在東北征戰三年。粟裕則長期徵戰在華東、中原,這些地區與朝鮮各方面的自然條件差別較大。因而比粟裕更能在較短時間內適應朝鮮戰場。
三、蕭勁光是新上任的海軍司令員,正忙於組建海軍機關及建設一支急需的海上國防力量,讓他放下手中繁重的工作,離開海軍司令部出任東北邊防軍副司令員,最主要的原因是軍委在考慮為粟裕配備最恰當的副手。如果掛帥去朝鮮,那麼軍委也就沒有必要讓蕭勁光離開海軍了。
抗美援朝第一司令員人選(16)
但是毛澤東首先選擇粟裕,除考慮上述因素之外,更主要的還是考慮到粟裕在解放戰爭中的軍事表現更為獨特一些。
於1946年11月指揮新開嶺戰役,取得東北聯軍第一次殲滅國民黨軍一個師(相當於關內的旅)的重大勝利,殲滅第25師6200餘人,而此前兩個月